关于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2023-12-18   来源:常用文书
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1

  背景:自从读了幼儿园,xx家长一直反映自家孩子动手能力很差,也很懒,在家什么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也不会做,比如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自己吃饭,上厕所还要家长陪。于是在家里家长只有代替孩子做这些事情,孩子自己的事也不会做,更不要说让他们做家务了。我有点不相信,因为他们在幼儿园表现还不错,偶尔还抢着帮老师做事,帮小朋友收书、收杯子等等。为何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差别这么大呢?带着这种疑惑进行了观察。
  观察时间
  20110526
  观察对象
  杨杨
  情景一
  吃过午饭,大多数小朋友们都去走廊上玩具了,只见第一组桌子上是一片狼籍,还有一些吃得慢的孩子还在往嘴巴里塞着饭。见xx边吃边玩,我就过去让他赶紧吃,阿姨正在手忙脚乱地收拾残局。这时xx跑过来说:“老师我帮你擦,于是我让他一手拿着个桶盖,一手拿抹布,学着把桌子上的饭粒擦到盖子上。”他擦得很认真,然后我又忙帮着他我将抹布上的饭粒弄到桶里,让他重新去擦桌子,他干得可开心了。小谐看这他在劳动,也急忙过来要帮忙,我让她拿着扫把,学着把桌子底下
  饭粒扫到铲里面,小潘拿着垃圾铲紧紧的跟着,他们俩可认真了!
  情景二
  xx见我在喂恬恬妹妹,在身边看着小妹妹说:“老师,我吃完饭了。”看他一脸奇怪的表情,刚开始我还不明白,后来才明白,我赶紧说:“来,大哥哥你来喂小妹妹吃饭好吗?”他开心极了,说:“好啊!”。于是他兴高采烈的拿着碗和调羹给妹妹喂起饭来。我看到他很认真的把一口饭送到妹妹嘴边,还用手去擦去小妹妹脸上的饭粒拣。看他对小朋友真热心,做事情多仔细呀!
  情景三
  中午小朋友吃完午饭,正准备带他们出去散步,这时我发现教室的地上多了一张用过的餐巾纸,我站在一边静静地观察:几个小朋友走过来了,我期待他们能拾起地上的纸,可是他他们却视而不见地走了过去。xx走过来了,我看着地上的餐巾纸故意大声说:“哎呀,地上有张餐巾纸。”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纸,再看看我,我赶紧表扬:“还是xx乖,不能乱扔餐巾纸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只见她弯下腰,把纸拾起来扔到垃圾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并在班上表扬了他,称赞他是个环保小卫士。
  情况分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勤劳的孩子,但是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一切事情都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办,很少自己动手做事。是我们的家长把孩子变得什么都不会干。许多家长总认为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在幼儿园,老师教孩子自己洗手,跟老师一起把小椅子摆好,把玩具刷洗干净;回到家里,孩子也想帮助洗洗玩具、擦擦桌子,可是大人总会跟在孩子身后,见孩子要帮助却说:“去去去,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不少父母总是觉得“劳动”离自己的孩子太远,无意之中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帮孩子做事是自己的“本分”,帮孩子穿衣服、整理玩具、收拾床铺、喂饭,这种“全方位服务”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巨大的依赖,勤劳、自理无从谈起。
  从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喜欢帮老师做事,喜欢帮小朋友做事,他还会和小朋友抢着帮老师。这些时候,便是孩子学习做事情烈的时候。教师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时机。对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劳动,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2

  观察时间:20xx.12.21
  观察地点:小四班活动室
  今天,我们吃的是面条。XC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我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XC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为分析: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XC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小结: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是自幼逐渐培养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是我们小4班的一个小女孩,调皮、好动、叛逆、机灵。小班开学初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始终不能安静下来,不是在活动室跑,就是在某个角落里玩玩具,对老师的琴声、话语置之不理。好不容易用“花言巧语”将她骗至小椅子坐下,等老师一个眨眼,又跑出去玩了个不亦乐乎;如果语气强硬一点,她干脆来个“就地滚”,或者哇哇大哭。而与同伴发生纠纷时,她绝对是一个“小霸王”,“你不能玩……这是我的”“我不要你……”一边说一边会把同伴的积木、图书、玩具统统抢过来。
  如果说**身上的优点,随着相处时间的递增,真的让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比如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探索、尝试;节奏感比较好,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乐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二、观察目的
  在与她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对她是又“爱”又“恨”,“爱”她的可爱、有趣,充满了活力;可是又“恨”她的不守规则、蛮横霸道。如何让我们的“恨”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在小4班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呢?我觉得这是我作为她的班主任老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把**作为我的观察对象,希望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环节的组织引导,逐渐规范她的的行为举止,提高她的自控能力,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同时通过观察,正确把握**的个性特点,在不挫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使她能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宝贝。

关于幼儿个人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304986.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

常用文书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

常用文书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集合6篇

常用文书

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

常用文书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

常用文书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三篇

常用文书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9篇

常用文书

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

常用文书

关于百年党史简述200字【九篇】

常用文书

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

常用文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m.stokuaidi.com/m/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