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思德写一段颁奖词100字1
张思德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张思德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张思德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36年到陕北后,入云阳荣誉军人学校学习和养伤。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张思德被调到云阳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营担任班长。1940年春,调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
1942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减下派,张思德调中央警卫团1连当战士。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
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1000多人,在延安举行张思德追悼会。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并发表悼念讲话。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为张思德写一段颁奖词100字2
没来由地喜欢上一个小伙子,实在是一种意外。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一些事迹,但的确说不上喜欢或者崇敬。等我喜欢上他的时候,他已经去世60年了。所以他永远不可能知道我对他的喜欢之情,那是全部的欣赏还有一种由衷的感激。
还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一身军装,脖子上挂着一条白毛巾,肩上一边背着枪,一边扛着一把锄头,袖子挽得老高,在连环画的封面上笑眯眯地望着远方。
就这样在30年前,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张思德。
假如那时也有评选,他是毫无疑问的年度风云人物。尽管他最高的职务只是一个班长,然而他年轻的微笑却随着党的最高领袖在追悼会上的致辞,融进一篇叫《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演说,成为一个政党的标杆,一个时代的标识,一种精神的符号。
如果没有这一篇文章,人们也许至今还不知道他。他可能只是当年无数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战士之一,身影和声音早已被历史的时光淹没,然后默默在黄土地的一隅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家园。后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不过这或许也正是张思德的本意。这个憨厚平和的小伙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英雄的名列,而且在岁月的流逝中更加熠熠闪亮。一代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批批天南海北的追随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不尽怀念。
诗人告诉我们: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为张思德写一段颁奖词100字3
张思德,1915年生,四川省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先后3次负伤。1938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在带领全班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任务中,成绩优异。1942年11月部队整编,他服从组织分配,调中央警卫团第1连当战士,在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1944年7月,进陕北安塞县山中烧木炭。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每到出炭时都争先钻进窑中作业。在一次带领战友进山挖窑时,炭窑崩塌,他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了后来整理时题名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30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