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习报告范文四篇

2023-09-21   来源:实习报告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壤学实习报告范文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学实习报告篇1

前言: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课程,为了使该专业的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院安排了本专业的同学在南岳衡山进行一次实习。通过这次实习让同学们巩固加强课堂上的知识,认识多种植物,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并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从而将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团结合作能力,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提高实践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一天上午我们到了衡山的植物实习基地。下午,我们组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五个人,两人记录树的名称、科属、拉丁文字,两人拍照,一人采集标本并探路。分好工后,我们就走进了植物园里去认识各类植物。一路上,我们见到了许许多多平常见过却叫不出名称的植物和没见过的树。树上都挂上了牌,因此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树,有什么药用价值和作用,属于什么科类。平时在植物地理学上课中,总觉得枯燥无味,因为那些都只是文字与图片,感觉很虚。而今天,我们仔细观察了每棵树的枝干和叶片,大家在野外植物园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到了众多植物的价值,并且我们还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习联系起来,这才发现我们上课所讲的植物地理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实际上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我们实习的任务是要找到三十多种植物,特别要找到“绒毛皂荚”,因为这种植物世界上只剩两株。本来大家都很累了,不想再找植物了,但一听老师说到绒毛皂荚这种植物是如此的稀有时,我们的斗志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非找到不可。经过我们五人的努力和其他组提供的线索,在经过一番艰辛寻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它。经过我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此树木材致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它的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被国家列为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据后来的了解,正是由于南岳衡山分布区的气候独特,终年多雾,日照短,年平均气温为12℃~13℃,年降雨量为20xx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才使得这棵树得以生存下来。

回去后,我们还做了一下小总结,将其中两人所找到的树木合到了一起,并进行了整理。将所有的植物标本都依次标上了序号,保存好。通过这次在植物园的实习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的植物,而且培养了我们细心观察的能力,更明白了学以致用的道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深刻和有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五个人的感情都进一步加深,整个专业的凝聚力也进一步提升。

2)观察衡山土壤状况、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了解当地的文化及风土人情。

接下来两天,我们体验了南岳衡山四奇风景(祝融峰之高、水濂洞之奇、藏经殿之秀以及方广寺之深)之一――祝融峰之高,磨镜台,麻姑仙境等众多带有奇幻般色彩的景点。在登祝融峰山的过程中我们一路经过了忠烈祠、南台寺、半山亭、南天门、各种庙等景点,还走了穿岩石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只是普通的观光旅游者,我们更多的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衡山的土壤状况、植被分布,了解衡山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文化及风土人情等。

在这一路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衡山的土壤颜色较黄,土壤层深厚,有较多的高峰、断崖和峡谷,在一些剖面中发现了较多的砾石。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土壤的垂直变化较明显,由基带土壤开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一次出现一系列与较高纬度相适应的土壤类型。而土壤的更替与植物类型的垂直变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土壤的改变植被的类型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衡山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在衡山的下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枫树和杉树,到了半山腰就有一些树龄较大的马尾松以及各式各样的灌木丛。在磨镜台我们看到了万寿树,福严寺外看到了树龄高达一千四百多年令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兴奋的银杏树。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的山泉,由于衡山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大多数山泉溪流普遍具有含沙量较少的特点,这解决了我们整个登山过程中的喝水问题。由此看来,衡山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并以地下裂缝水为主,正所谓绝顶有泉,山中有泉,平地有泉。

衡山的四季变化较为明显,冬冷夏凉。其天气多变,在登祝融峰的过程中,我们在下面感觉非常的热,一过了半山腰、南天门之后天气就变冷了,气温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逐渐降低,云雾也逐渐增多。衡山一年中,雾日多,浓度大,持续时间长,其号称长江流域四大“雾山”之一。除此之外,南岳衡山还会形成佛光、雨凇、挂树等特殊天气。

南岳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而孕育了南岳丰富的文化内涵,素以“文明奥去”著称。南岳也是佛教禅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每年有上亿的人不只是来旅游,他们更多的是对宗教文化的一种信仰,烧香拜佛,求平安。在这里,有着宗教文化、祭祀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正是多种类型文化的融合,赋予了衡山独特了历史底蕴和气息。这里的老百姓大多和善友好,对待外来游客非常热情,他们享受着这山中得天独厚的清净与幽静。

土壤学实习报告篇2

土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地的土壤所组成的一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土壤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大部分来源与土壤,故了解土壤,分析土壤,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维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

野外教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土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方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了解大明山和弄拉自然保护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和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实习地点:武鸣县、上林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弄拉自然保护区。

3、实习器材:铁铲、PH指示剂、软卷尺、比色卡、土刀、标杆、蒸馏水等。

4、实习人员: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地理科学全体学生共120人和指导老师2人。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面。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土坑,土坑深度按实际需要而定,标准剖面要一米宽两米长,一直挖到基岩。

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别放置在两旁,挖好土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用为观察的一面,观察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土壤。

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若干层次(一般以层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做好记录。

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颜色、质地、结构、酸碱度、松紧度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判断和研究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变的依据之一;使土壤分类和命名的重要依据之一;既科反映土壤的成土环境,又是成土过程的结果和土层性质的外在表现。

含义:土壤颗粒的粗细状况,即砂砾、粉粒和粘粒等级所占重量百分数。

用手指捻摸或加水湿揉土条来判断土壤质地。

含义:土壤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的胶结情况,或孤立存在,或者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团聚体。

野外判断方法:将原状土壤拿到1m高度,自由下落,根据破碎行层的团聚体形态,判断所属类型:团粒状、块状、核状、片状、单粒等结构。

植物根系的种类、多少和在土层中的分布状况,对成土过程和土壤性质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土壤剖面的形态描述中,必须观察植物根系。

土壤溶液的PH值反应土壤酸碱性的指标,在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土壤PH值变化处于PH4—PH10之间。

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事宜的土壤PH值介于5.5—8.5之间。

剖面一:大明山的海拔256M,是地带性分布土壤,典型的赤红壤。

根据发生学分类该剖面土壤叫赤红壤;系统分类叫富铁土。

土壤剖面是研究野外土壤实习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应该学会通过土壤剖面来研究土壤。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面。

为了节约时间和方便我们直接借用自然剖面挖新剖面观察。

剖面要具有代表性,挖土壤剖面时应该是向阳的方便观察,剖面要垂直,剖面的上面土壤不能扰动,植被不能破坏,不要有人踩踏,因为会破坏原有的结构,影响土壤层次的厚薄。

该剖面赤红壤分层形成原因:赤红壤发生过程当中,发生了强烈淋溶和矿物风化;强烈淋溶和矿物风化都会导致土壤的盐基离子大量流失。

降雨量大,约为1200—15000mm,温度高,必然发生强烈淋溶和矿物风化比较彻底。

母质是砂页岩母质,母质的特性决定了该剖面土壤的特性是砂性粘性搭配比较合适,这个因素导致了淋溶比较强烈。

该剖面的地形是山前坡地,剖面里有泥土有石块,石块的磨圆度不明显,母质是原地风化的母质。

因为是坡地所以水土流失大造成了淋溶。

④生物影响,铁芒箕、血桐、芒草等分布密集。

植被类型丰富,有高大的乔本、灌木和草本,由铁芒箕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可知该地赤红壤属于酸性的,跟之前的分析相符合。

因为淋溶比较强烈,会导致盐基离子流失从而导致土壤变酸性。

观察土壤剖面,要观察土体构型(即指各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也称为土壤剖面构型,是土壤剖面最重要特征)。

土壤学实习报告篇3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测绘行业土地登记确权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RTK以及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 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二、实习单位、时间、地点

单位: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测绘局)第三测绘院第五工程处

时间:20xx年7月8日至2014年8月8日

地点: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镇

三、实习具体内容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尚义县距张家口市116公里,距北京288公里,坐车得用1夜的时间。地理位置北纬40°44′-41°32′,东经113°49′-114°26′。县境之地,在燕山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作用下,坝缘线横贯东西,形成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北部为坝上高原区,以坝缘山地、疏缓丘陵、波状高原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8.9%,海拔1280-1650米;南部为坝下山区,以浅切割中山、低山丘陵、山间谷地、黄土台地为主要地貌特征,该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1.1%,海拔1050-1800米。

气候独特,蕴藏潜力巨大。尚义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年均降雨量在350-420毫米,多集中于6、7、8月份,无霜期一般为100-120天。

尚义县辖6个镇、8个乡:南壕堑镇、大青沟镇、八道沟镇、红土梁镇、小蒜沟镇、三工地镇、大营盘乡、大苏计乡、石井乡、炕塄乡、七甲乡、套里庄乡、甲石河乡、下马圈乡。

尚义近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适宜优质蔬菜种植和农作物营养积累。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10大类40多个矿种,较为丰富的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非金属矿有煤、石墨、硅藻土、紫色页岩等。风力资源稳定、丰富,是华北地区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旅游独具特色,境内拥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生态观光三种旅游类型。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裕,劳动力资源充足。所有这些都为开放的尚义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大青沟镇地处冀蒙交界,位于尚义县北30公里处。土地总面积187.54平方公里,现有实用耕地6.5万亩,其中水浇地2.3万亩;林地8.7万亩,草地6.2万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境内东商、张尚、大康三条公路横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电力、通讯发达,商贸流通活跃。自古以来就是尚义及至坝上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沿革 1958年成立大青沟公社,1984年改大青沟镇。1997年,面积190.7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大青沟、西彦堡、南海子、安家梁、大井、魏家村、前官地、大银堤、常富沟、汉淖卜、等14个行政村。

二)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我们对尚义县大青沟镇土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

本次地籍控制测量主要利用导线控制,依据当地已经给出的控制点来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点位置。以便最后准确绘制地籍利用现状图。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四)宗地草图绘制及调查表填写

宗地草图是在权属调查时实地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边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内容包括:本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相邻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边勘丈边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其内容有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的各种丈量记录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图是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恢复宗地界址的重要凭据。

我们依据以上要求绘制宗地草图,明确了每家每户的宗地四至,界址点,界址边长度,接着填写地籍调查表。对于老宅基地的调查表内容 共用情况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并且准确计算了共用面积。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们把调查和测量的数据汇总整理,进行地籍原图(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

(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

六)土地确权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由于一轮、二轮土地承包均是责任承包制,客观上淡化了对空间信息的管理需求。加之法律的缺位,农村资产权属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明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流转、征地占用等行为,使政府掌握的权属资料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凡此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农村承包地地籍管理混乱的现状:

1)没有一个清晰的登记农村土地的账目,和一个有效的、图账对应的农村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政府无法清楚的掌握农用地的空间信息;

2)村民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不少遗留问题关系错综复杂,造成权属信息不明确;

3)农村居民对其土地的产权没有证书依据。

为夯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基,需要理顺农村现有产权关系。只有在厘清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财产权利界限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农村资产财产权益体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因此,对农村土地与房产的大规模确权登记,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七)登记发证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根据《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中央文件要求,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应当“是谁的就发给谁”,属于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确权发证给村一级农民集体;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确权登记发证给村民小组一级农民集体;属于乡

土壤学实习报告篇4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很明显,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必须重视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改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土壤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改善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学作为主要研究土壤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我们农业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土壤学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直接而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土壤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土壤学学科教学实习,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项包括地质地貌学、土壤学和土壤地理学等多门课程实习内容的综合性实习。通过实习,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将所学知识对号入座,消法、巩固已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野外土壤观察研究,初步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土壤学的重要性并激起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和热爱。

基于以上,我们农业资源于环境专业于20XX年7月15日和8月22日―26日开展了土壤学学科野外实习。

实习概况:

指导老师:资源环境学院张杨珠教授,周卫军,王翠红,廖超林,黄运湘,尹力初。

小组成员:刘国云(组长)、陈浩、杜虎、周水亮、谢嵩、谭艳玲、龙毅飞。

实习工具:铁锹、大小锄头、剖面刀、pH指示剂、HCl试剂、白瓷板、皮尺、比色卡、土色卡、样品盒、望远镜、地质罗盘仪、海拔仪、GPS仪。

实习内容:我们的行程为五天(8月22日―26日)。行程路线:8月22日行程为学校-昭山(107国道)-株洲城区-醴陵-攸县(106国道)- 茶陵-炎陵县城(宾馆);8月23日由炎陵县城出发经宁岗、黄洋界到达井冈山;8月24日由炎陵县城出发经大院农场到达万洋山最高峰;8月25日由炎陵县城出发至鹿原镇;8月26日由炎陵县城回至学校。在这几天中,我们对实习地区主要地质地貌进行了调查,挖掘了多个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分析了其土壤类型及性质、探讨了其土壤形成因素、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考察了一些土壤侵蚀的情况、并了解到了各个地点土壤的综合利用方式。我们对各个地点和老师们的讲解都作了详尽的记录。在8月26日下午,我们在湖南地质博物馆观看了有关录像,在博物馆初步了解了湖南地区金属矿物分布图,恐龙演变过程及其部分恐龙标本,还看到各种岩石矿物标和震旦纪至第四纪生物进化过程的中由代表性的标本,获益匪浅。28日我们在学校实验室里对采回的土样进行了综合评价。

实习记录:

在该点我们观测到了紫色页岩上发育而成的第四纪红土红壤。下层紫色页岩为第三纪新生代紫色页岩,岩层理清晰,呈细―粗―细分布,很明显是由流水搬运时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岩层下部石砾磨圆度不高,可看出搬运的距离不远,但中间磨圆度较好。从剖面上可看出下层岩石颜色变化大,这是沉积过程不同而造成的。胶结物部分有石灰反应。上层第四纪红土红壤受流水侵蚀形成了明显的冲沟、袭沟。该土壤以粘粒为主,质地粘重,可分为A-AB-B-C层。植被有大量的蕨类 (酸性土壤代表植物)、油茶等。

在该地区我们观测了板岩性状及其它所发育的土壤。该点板岩由距今3亿5000万年古生代页岩变质而来的。质地稍软,由于岩层之间的积压造成层理倾斜,岩层间通气透水性好。岩层上发育的土壤肥沃,养分含量多,植被好。土层内含有红、褐色胶膜。可分为A-AB-C层。 A为淋溶层,颜色暗,根系多;AB层土层致密为土壤母质混合层;C为母质层。

该地区发育形成的土壤为第四纪红土红壤,其母质沉积深厚,表土耕作层亦深厚,在土壤剖面上可观测到网纹层。pH4.2左右。总的说来,该土壤具酸、瘦、板、粘、旱的特性。这正符合茶叶生长的需要,所以该地的茶叶享有一定的名气。

在该点我们观测了中生代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花岗岩。其结构有白云母、黑云母、石英、长石、角闪石、石英变体。该地花岗岩物理风化强烈、风化物含大量石英砂,母质疏松,所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可分为A-B-BC-C层。土壤中K含量和养分多,其上上所生长的植被好。但土层易流失、崩塌,破坏后难以恢复。

观测内容:中元古界板溪群变质岩系(P2t2)岩性特征,中泥盆纪跳马涧组(D2t)岩性特征,P2t2与D2t之间的不整合接触。

基本特点:该点位于长平盆地的边缘。其中中元古界板溪群变质岩距今约11亿年,由砂质和硅质板页岩构成,具明显的劈理,硬度大,呈灰黄色。上层由它发育而成的土壤称板岩红壤。中泥盆纪跳马涧组岩石是紫红色砂砾岩、页岩,距今约3亿年,岩石板状构造明显,疏松,上层发育而成的土壤为紫色土。P2t2与 D2t之间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观测点二:醴陵至攸县106国道1729公里海拔80m处.

基本特点:该地层上层为第四纪红土红壤,距今约100万年;下层为白垩纪发育而来的砂页岩(粉砂泥岩),距今约1000~7000万年;中间夹杂一层薄的砂砾层。上下层之间呈水平的假整合接触关系。

基本特点:该地层上层为第四纪红土红壤下层为由泥盆纪发育而来的砂质板岩,属于中度变质千枚岩,距今约3亿年。上下层之间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经纬度: N26°41.652’ E113°58.030’

基本特点:该点的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土红壤,土壤层深厚,通体为红色,松散,剖面层次分异明显。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该地区为低山丘陵,光热资源丰富,植被密集。主要松树、杉树,还有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铁芒萁。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

经纬度: N26°38.865’ E114°04.574’

土壤学实习报告范文四篇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321166.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工程管理实习报告【三篇】

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实习报告汇编6篇

实习报告

仓管员岗位职责_仓管实习报告(通用3篇)

实习报告

工程造价实习报告汇编6篇

实习报告

电子商务实习报告【汇编三篇】

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合集7篇)

实习报告

会计电算化实习报告精选五篇

实习报告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汇编八篇】

实习报告

法院立案庭实习报告精选7篇

实习报告

顶岗实习报告300字【7篇】

实习报告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m.stokuaidi.com/m/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