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易错成语解释及例句_形容马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马的成语193个

2020-09-14   来源:常用文书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成语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成语出处: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马之劳ā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鞍前马后ān qián mǎ hòu

成语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例  句: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

鞍马劳顿ān mǎ láo dùn

成语解释: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例  句: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按图索骥àn tú suǒ jì

成语解释: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例  句:每见一班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明·赵汸《葬书问对》)

宝马香车bǎo mǎ xiāng chē

成语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例  句:冷落了歌儿舞女,空闲了宝马香车。(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

白驹过隙bái jū guò xì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例  句:白驹过隙,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不牧之地bù mù zhī dì

成语解释: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成语解释: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例  句: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按辔徐行àn pèi xú xíng

成语解释: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成语出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笔扫千军bǐ sǎo qiān jūn

成语解释:形容笔力雄健,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

例  句:这些年他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都是笔扫千军的力作。

弊车羸马bì chē léi mǎ

成语解释: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髀里肉生bì lǐ ròu shēng

成语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

成语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例  句: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泪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鞭长莫及biān cháng mò jí

成语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例  句: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价增一顾jià zēng yī gù

成语解释: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驹齿未落jū chǐ wèi luò

成语解释:驹:小马。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比喻人尚年幼。

成语出处:《北史·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忧心忡忡是我家龙文(骏马名),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乌白马角wū bái mǎ jiǎo

成语解释: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成语出处:《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例  句:洁城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南朝宋·鲍照《代白紵舞歌》诗)

不食马肝bù shí mǎ gān

成语解释: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成语出处:《汉书·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例  句:凡读书当阙所疑,所谓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语》)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成语解释: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例  句:虽说僧经道忏,吊祭供饭,络绎不绝,终是钱银吝啬,谁肯踊跃,不过草草了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放牛归马fàng niú guī mǎ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纵横驰骋zòng héng chí chěng

成语解释: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草率从事cǎo shuài cóng shì

成语解释: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马牛襟裾mǎ niú jīn jū

成语解释: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例  句:闻孝氏孝友之风而无兴起之志。诚马牛襟裾者也。(明·赵弼《赵氏伯仲友义传》)

秣马厉兵mò mǎ lì bīng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奴颜婢膝nú yán bì xī

成语解释: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成语出处:《抱扑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例  句: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例  句: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车在马前chē zài mǎ qián

成语解释: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乘肥衣轻chéng féi yì qīng

成语解释: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乘坚策肥chéng jiān cè féi

成语解释:坚:坚固的车子;策:鞭打;肥:肥壮的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乘坚驱良chéng jiān qū liáng

成语解释:坚:坚固的车子;良:好马。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形容生活豪华。

成语出处:《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驰骋疆场chí chěng jiāng chǎng

成语解释:驰骋:奔驰。疆场:战场。骑着马奔驰在战场上,形容英勇作战,无可阻挡。

骥子龙文jì zǐ lóng wén

成语解释: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成语出处:《南史·张融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并驾齐驱bìng jià qí qū

成语解释: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例  句: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朱自清《歧路灯》)

倜傥不羁tì tǎng bù jī

成语解释: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晋书·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例  句:为人倜傥不羁,轻财尚义。(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一回)

伯乐相马bó lè xiàng mǎ

成语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据鞍读书jù ān dú shū

成语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开国功臣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语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例  句:以后元璋作了皇帝,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开国功臣。(吴晗《朱元璋传》)

咄嗟便办duō jiē biàn bàn

成语解释: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咄嗟立办duō jiē lì bàn

成语解释: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例  句:是故为山九仞,可以篑土积成,峻宇雕墙,可以咄嗟立办。(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二)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成语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例  句:这里一马平川,连座小山也没有。

阿谀逢迎ē yú féng yíng

成语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例  句:其时京师有一流棍,名叫李光,专一阿谀逢迎,谄事令孜。(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éng

成语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草草收兵cǎo cǎo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长辔远驭cháng pèi yuǎn yù

成语解释: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

例  句: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自可永保边塞,俾为藩臣,此实长辔远驭之道。(《旧唐书·窦威传》)

草间求活cǎo jiān qiú huó

成语解释: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成语出处:《晋书·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匪匪翼翼féi féi yì yì

成语解释: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诗经·小雅·采芑》:“四骐翼翼。”《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肥马轻裘féi mǎ qīng qiú

成语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例  句:家业家私,待你六亲;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奁房和你为眷姻。(元·关汉卿《救风尘杂剧》第三折)

马空冀北mǎ kōng jì běi

成语解释: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草率收兵cǎo shuài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风樯阵马fēng qiáng zhèn mǎ

成语解释: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盲人瞎马máng rén xiā mǎ

成语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例  句:我不能叫你盲人瞎马地去乱闯。(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

附骥名彰fù jì míng zhāng

成语解释: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牛头马面niú tóu mǎ miàn

成语解释: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

例  句: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高车驷马gāo chē sì mǎ

成语解释: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怒猊渴骥nù ní kě jì

成语解释: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诡衔窃辔guǐ xián qiè pèi

成语解释: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成语出处:《庄子·马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骑马找马qí mǎ zhǎo mǎ

成语解释: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诵经不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例  句: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骑马找马,他不能闲起来。(老舍《骆驼祥子》一)

过隙白驹guò xī bái jū

成语解释: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例  句:恁兄弟一片功名心更速,岂不闻光阴如过隙白驹。(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千里之足qiān lǐ zhī zú

成语解释: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例  句: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后汉书·延笃传》)

寒蝉仗马hán chán zhàng mǎ

成语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裘马轻肥qiú mǎ qīng féi

成语解释: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横戈跃马héng gē yuè mǎ

成语解释: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成语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例  句: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清·成德《送荪友》)

人困马乏rén kùn mǎ fá

成语解释: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人中骐骥rén zhōng qí jì

成语解释: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三马同槽sān mǎ tóng cáo

成语解释: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三国魏正始后,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屏除异己,时有‘三马同槽’之目。三马,隐指懿父子三人。”

例  句: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主何吉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急于求成jí yú qiú chéng

成语解释: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

成语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例  句:两个丫头,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稷蜂社鼠jì fēng shè shǔ

成语解释: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八:“稷蜂不攻而社鼠不熏,非以稷蜂社鼠之神,其所托者善。”

驷不及舌sì bù jí shé

成语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例  句: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驷不及舌。(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例  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粗制滥造cū zhì làn zào

成语解释: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例  句: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不是这班人干的,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

童牛角马tóng niú jiǎo mǎ

成语解释: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成语出处:汉·扬雄《太玄经·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偷寒送暖tōu hán sòng nuǎn

成语解释: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枉骂他偷寒送暖小奴才,要这般当面抢白。”

聚米为山jù mǐ wéi shān

成语解释: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望尘莫及wàng chén mò jí

成语解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例  句: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望尘莫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五章)

短衣匹马duǎn yī pǐ mǎ

成语解释: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五马分尸wǔ mǎ fēn shī

成语解释: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鲜车怒马xiān chē nù mǎ

成语解释: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成语出处:《后汉书·第五伦传》:“蜀地肥饶,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

空谷白驹kōng gǔ bái jū

成语解释:驹:小壮的马。很好的一匹折马,却放在山谷里不用。比喻不能任用贤能。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信马由缰xìn mǎ yóu jiāng

成语解释: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悬崖勒马xuán yá lè mǎ

成语解释: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例  句: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悬崖勒马吧!(华而实《汉衣冠》三)

揽辔澄清lǎn pèi chéng qīng

成语解释: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例  句:经理上任即大展抱负,慨然有揽辔澄清之志。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

成语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例  句: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姚雪垠《李自成》)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成语解释: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例  句: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倚马可待yǐ mǎ kě dài

成语解释: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例  句: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玉堂金马yù táng jīn mǎ

成语解释: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例  句:喜君家平步上青云,好好,不枉了玉堂金马多风韵。(元·吴昌令《东坡梦》第一折)

仗马寒蝉zhàng mǎ hán chán

成语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例  句: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三十回)

龙马精神lóng mǎ jīng shén

成语解释: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成语出处: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例  句:见那些大哥哥还在龙马精神地说话,她也听不出味道,就打了两个哈欠,悄悄溜了出来。(欧阳山《三家巷》九)

龙骧虎步lóng xiāng hǔ bù

成语解释: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成语出处:三国魏·嵇康《卜疑》:“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三国志·魏书·陈琳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

例  句:龙骧虎步,啸咤风云。(《宋书·高祖纪》)

逐日追风zhú rì zhuī fēng

成语解释: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成语出处:《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成语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例  句: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走马上任zǒu mǎ shàng rèn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例  句:你看他那种走马上任的神气,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全然不懂教育的外行乃至老腐败。(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马齿徒增mǎ chǐ tú zēng

成语解释: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成语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

成语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工枚速mǎ gōng méi sù

成语解释: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成语出处:《汉书·枚乘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马角乌白mǎ jiǎo wū bái

成语解释: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成语出处:《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分路扬镳fēn lù yáng biāo

成语解释: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成语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例  句: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路扬镳了。

马鹿异形mǎ lù yì xíng

成语解释: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后汉书·崔琦传》:“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风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语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例  句: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马前卒mǎ qián zú

成语解释: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马首是瞻mǎ shǒu shì zhān

成语解释: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例  句: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非驴非马fēi lǘ fēi mǎ

成语解释: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成语出处:《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例  句:屈以巡按使兼总司令,布告中外,非驴非马,惊骇万分。(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九回)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

成语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例  句:我们办事要认真负责,不应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牛骥同皂niú jì tóng zào

成语解释: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成语出处: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使不羁之士与牛同皂,此鲍焦所以愤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例  句: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宋·文天祥《正气歌》)

牛溲马勃niú sōu mǎ bó

成语解释: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则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长驱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

成语解释: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轻卒锐兵,长驱至国。”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例  句:我根据数日来的长驱直入,满相信着先头部队是已经进入了武昌。(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覆亡无日fù wáng wú rì

成语解释: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例  句:四夷交侵,覆亡无日,非维新变旧,不能自强。(《清史稿·康有为传》)

驽马恋栈豆nú mǎ liàn zhàn dòu

成语解释: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驽马铅刀nú mǎ qiān dāo

成语解释: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成语出处:《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驽马十驾nú mǎ shí jià

成语解释: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归马放牛guī mǎ fàng niú

成语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例  句:那些王侯将相何尝得一日的安闲?好容易海晏河清,归马放牛。(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盘马弯弓pán mǎ wān gōng

成语解释: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成语出处:唐·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匹马只轮pǐ mǎ zhī lún

成语解释: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例  句:杀得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只轮,一些不曾走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

凭轼结辙píng shì jié zhé

成语解释:凭轼:靠着车前扶手;结辙:车轮的辙迹相迭,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成语出处:《子华子·晏子问党》:“游士无所植其足,则凭轼结辙而违之。”

裹尸马革guǒ shī mǎ gé

成语解释: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成语出处: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骑者善堕qí zhě shàn duò

成语解释: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成语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悲哉,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

例  句:旨哉古言!骑者善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

乞儿马医qǐ ér mǎ yī

成语解释: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

例  句:既与乞儿马医同贱,为民请命,是其故常。(章炳麟《驳神我宪政说》)

千金市骨qiān jīn shì gǔ

成语解释: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

害群之马hài qún zhī mǎ

成语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例  句:赶走害群之马的走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

成语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成语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  句:那少年时期的青梅竹马,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轻裘肥马qīng qiú féi mǎ

成语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求马唐肆qiú mǎ táng sì

成语解释: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汗马功劳hàn mǎ gōng láo

成语解释: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例  句:将俺丞相汗马功劳一旦忘了,贬在济南府闲住。(元·王实甫《丽堂春》第四折)

犬马之报quǎn mǎ zhī bào

成语解释: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quǎ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例  句:李某不才,食禄多矣,无功报德,愿施犬马之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人欢马叫rén huān mǎ jiào

成语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例  句:田野上人欢马叫,一片丰收的景象。

洪炉点雪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语解释: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成语出处:宋·王质《雪山集·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序》:“余夜宿金山之方丈,不得寤,信手而抽几案文书,得此阅之,至洪炉点雪,恍然非平时之境。”

人仰马翻rén yǎng mǎ fān

成语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例  句: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人仰马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呼牛呼马hū niú hū mǎ

成语解释: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例  句:呼牛呼马,无关轻重也。(清·俞樾《七侠五义序》)

戎马倥偬róng mǎ kǒng zǒng

成语解释: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成语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沪渎唱和诗序》:“此番不期而遇于戎马倥偬之中,真喜出望外矣。”

例  句:然而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胡服骑射hú fú qí shè

成语解释: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上交不谄shàng jiāo bù chǎn

成语解释:谄:巴结、奉承。与据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马奉承。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声色狗马shēng sè gǒu mǎ

成语解释: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例  句:于是童贯朱勔辈复导以声色狗马宫室苑囿之乐。(鲁迅《唐宋传奇集·李师师外传》)

声色犬马shēng sè quǎn mǎ

成语解释: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识途老马shí tú lǎo mǎ

成语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例  句: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茅盾《子夜》四)

束马悬车shù mǎ xuán chē

成语解释: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成语出处:《管子·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率马以骥shuài mǎ yǐ jì

成语解释: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成语出处:汉朝扬雄《法言·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

司马青衫sī mǎ qīng shān

成语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例  句: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司马青衫泪?(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

粗心大意cū xīn dà yì

成语解释: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成语出处:宋·张洪《朱子读书法·一·熟读精思》:“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粗心大气不得。”

例  句: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而不可粗心大意

驷马高车sì mǎ gāo chē

成语解释: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成语出处:《汉书·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例  句:改家门做的个五花诰夫人,驷马高车锦绣裀。(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

结驷连骑jié sì lián qí

成语解释: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成语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例  句: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

素车白马sù chē bái mǎ

成语解释: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武传》记载: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世后将埋葬,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

成语解释: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例  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天马行空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成语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金马玉堂jīn mǎ yù táng

成语解释: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偷工减料tōu gōng jiǎn liào

成语解释: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例  句:做工作要认真负责,决不能偷工减料,马马虎虎。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dào yuǎn zhī jì, 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语解释: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投鞭断流tóu biān duàn liú

成语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例  句:人民解放军以投鞭断流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土牛木马tǔ niú mù mǎ

成语解释: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例  句:若门资之中而得愚瞽,是则土牛木马,形似而用非,不可以涉道也。(《北史·苏绰传》)

万马齐喑wàn mǎ qí yīn

成语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成语出处: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例  句:他的发言把会场上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打破了。

丢三落四diū sān là sì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文君新醮wén jūn xīn jiào

成语解释: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圈牢养物juàn láo yǎng wù

成语解释:圈牢:养牛马的地方。饲养在圈中的牲畜。比喻任人驱使,毫无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乌焉成马wū yān chéng mǎ

成语解释: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成语出处:《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古谚:“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白驹空谷bái jū kōng gǔ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瞎马临池xiā mǎ lín chí

成语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渴骥奔泉kě jì bēn quán

成语解释: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成语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例  句:廪生伺于门,表妹乘车至,彼此如渴骥奔泉,入户稍寒温,即携手至柴室狎亵。(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衔尾相随xián wěi xiāng suí

成语解释: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香车宝马xiāng chē bǎo mǎ

成语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例  句:你看那香车宝马,来往交杂,正好赏心乐事也呵。(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

心猿意马xīn yuán yì mǎ

成语解释: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成语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例  句: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拴,将繁华不挂眼。(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叩马而谏kòu mǎ ér jiàn

成语解释: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兴师动众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例  句:既然怕兴师动众,不如不养活这些闲人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快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成语解释: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成语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例  句: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明·徐姬《杀狗记》)

野马无缰yě mǎ wú jiāng

成语解释: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一呼百应yī hū bǎi yìng

成语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例  句: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掇臀捧屁duō tún pěng pì

成语解释: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例  句:白长吉自挨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五)

揽辔登车lǎn pèi dēng chē

成语解释: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三条·出使》:“先自京师,而访豺狼,然后揽辔登车,以清天下。”

一日千里yī r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例  句: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

成语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例  句: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例  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老马恋栈lǎo mǎ liàn zhàn

成语解释: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意马心猿yì mǎ xīn yuán

成语解释: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成语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例  句: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衣轻乘肥yì qīng chéng féi

成语解释:衣:穿。轻:轻暖的裘衣;肥: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驾驭肥壮的马。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例  句: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yíng fù jì wěi ér zh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  句: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远求骐骥yuǎn qiú qí jì

成语解释: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成语出处:《晋书·冯跋载记》:“吾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

六马仰秣liù mǎ yǎng mò

成语解释: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阵马风樯zhèn mǎ fēng qiáng

成语解释: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例  句:阵马风樯见豪举,雪车冰柱得真传。(元·金好问《送刘子东游》诗)

执鞭随蹬zhí biān suí dèng

成语解释: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例  句: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蹬,死亦甘心。(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指鹿为马zhǐ lù wéi mǎ

成语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例  句: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蛛丝马迹zhū sī mǎ jì

成语解释: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成语出处: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例  句: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骆驿不绝luò yì bù jué

成语解释:骆驿:往来不断,前后相继。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或车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后汉书·郭伋传》:“后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骆驿不绝。”

龙骧虎视lóng xiāng hǔ shì

成语解释: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

例  句: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走马赴任zǒu mǎ fù rèn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走马看花zǒu mǎ kàn huā

成语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飞黄腾达fēi huáng téng dá

成语解释: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成语出处: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例  句:他进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飞黄腾达。(沙汀《防空》)

走马章台zǒu mǎ zhāng tái

成语解释: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成语出处:《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例  句: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

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

成语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例  句: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白饭青刍bái fàn qīng chú

成语解释: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高中易错成语解释及例句_形容马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马的成语193个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79664.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

常用文书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

常用文书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集合6篇

常用文书

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

常用文书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

常用文书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三篇

常用文书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9篇

常用文书

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

常用文书

关于百年党史简述200字【九篇】

常用文书

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

常用文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m.stokuaidi.com/m/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