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易错成语解释及例句]形容兄弟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兄弟的成语46个

2020-09-15   来源:常用文书

伯歌季舞bó gē jì wǔ

成语解释: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三:“伯歌季舞,宴乐以喜。”

伯埙仲篪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伯仲之间bó zhò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成语出处:三国·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例  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唐·杜甫《咏怀古迹》诗)

长枕大被cháng zhěn dà bèi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汉蔡邕《协初赋》:“长枕横施,大被竟床。”《新唐书·让皇帝宪传》:“玄宗为太子,尝制大衾长枕,将与诸王共之。”

如埙如箎rú xūn rú chí

成语解释: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尺布斗粟chǐ bù dǒu sù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例  句: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辄食甚哀。(明·赵弼《酆都报应录》)

慈明无双cí míng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斗粟尺布dǒu sù chǐ bù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对床夜雨duì chuáng yè yǔ

成语解释: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例  句: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

如手如足rú shǒu rú zú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称兄道弟chēng xiōng dào dì

成语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例  句:你见了我家侄老爹,就称呼一声大爷,也不辱没了你,你怎么称兄道弟起来!(《九命奇冤》第四回)

骨肉离散gǔ ròu lí sàn

成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成语出处:《诗经·唐风·杕杜》小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例  句:“冲风夺佳气”,骨肉离散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八)

骨肉团圆gǔ ròu tuán yuán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同室操戈tóng shì sāo gē

成语解释: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元年》

例  句: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序》卷上)

阋墙御侮xì qiáng yù wǔ

成语解释: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例  句:凡我国民,务念阋墙御侮之忠言,懔同室操戈之大戒,折衷真理,互相提携,忍此小嫌,同扶大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二回)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埙篪相和xūn chí xiāng hè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难兄难弟nán xiōng nán dì

成语解释: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例  句:其以半殖民地的风貌出现于世界也,和我们实在是难兄难弟。(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编》)

煮豆燃萁zhǔ dòu rán qí

成语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法,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例  句: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陈毅《过临洮》诗)

灼艾分痛zhuó ài fēn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宋史·太祖纪》:“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炙。”

二惠竞爽èr huì jìng shuǎng

成语解释: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让枣推梨ràng zǎo tuī lí

成语解释: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分居异爨fēn jū yì cuàn

成语解释: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如兄如弟rú xiōng rú dì

成语解释: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例  句:如此,其为同调相怜,如兄如弟者益见。(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

风雨对床fēng yǔ duì chuáng

成语解释: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

成语出处: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手足之情shǒu zú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四海之内皆兄弟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成语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伦之乐tiān lún zhī lè

成语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成语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例  句:这时父亲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天伦之乐。(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同盘而食tóng pán ér shí

成语解释: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成语出处:《魏书·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同气连枝tóng qì lián zhī

成语解释: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成语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例  句:我自然爱我的弟弟,我们原是同气连枝的。(冰心《寄小读者·横滨》)

金友玉昆jīn yǒu yù kūn

成语解释: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成语出处: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同堂兄弟tóng táng xiōng dì

成语解释: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成语出处:《北史·公孙表传》:“二公孙,同堂兄弟耳。”

昆弟之好kūn dì zhī hǎo

成语解释: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相煎何急xiāng jiān hé jí

成语解释:煎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语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例  句: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清·黄遵宪《感事》诗)

兄肥弟瘦xiōng féi dì shòu

成语解释:旧喻兄弟相爱,临难争死。

成语出处:《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例  句: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南史·梁武陵王传》)

龙生九子lóng shēng jiǔ zǐ

成语解释: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腰鼓兄弟yāo gǔ xiōng dì

成语解释: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成语出处:《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夜雨对床yè yǔ duì chuáng

成语解释: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玉昆金友yù kūn jīn yǒu

成语解释: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成语出处: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戚戚具尔qī qī jù ěr

成语解释: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例  句: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

煮粥焚须zhǔ zhōu fén xū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 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亲如手足qīn rú shǒu zú

成语解释:象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

成语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例  句:名虽各姓,情同手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一回)

八拜之交bā bài zhī jiāo

成语解释: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例  句: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清·李绿园《歧路灯》卷二十)

[高中易错成语解释及例句]形容兄弟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兄弟的成语46个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79770.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

常用文书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

常用文书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集合6篇

常用文书

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

常用文书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

常用文书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三篇

常用文书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9篇

常用文书

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

常用文书

关于百年党史简述200字【九篇】

常用文书

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

常用文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m.stokuaidi.com/m/caches/caches_template/default_lx/content/show.php on line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