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书法好的成语]形容书法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书法的成语29个

2020-09-15   来源:常用文书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成语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例  句: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笔走龙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蚕头燕尾cán tóu yàn wěi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成语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怒猊渴骥nù ní kě jì

成语解释: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如锥画沙rú zhuī huà shā

成语解释: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语解释: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成语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例  句: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丰筋多力fēng jēn duō lì

成语解释: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鸾翔凤翥luán xiáng fèng zhù

成语解释:翔:盘旋而飞;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成语出处:唐·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古肥今瘠gǔ féi jīn shòu

成语解释: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成语出处: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群鸿戏海qún hóng xì hǎi

成语解释: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

力透纸背lì tòu zhǐ bèi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成语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例  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临池学书lín chí xué shū

成语解释: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成语出处:《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号葱葱不暇草书。”

游云惊龙yóu yún jīng lóng

成语解释:形容书法精妙。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龙蛇飞动lóng shé fēi dòng

成语解释: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成语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例  句:道士卷起袍口,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在照壁上龙蛇飞动,挥下碗口大小的二十八字。(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七回)

家鸡野鹜jiā jī yě wù

成语解释: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成语出处: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鸾飘凤泊luán piāo fèng bó

成语解释: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例  句:鸾飘凤泊蟠银钩。(宋·杨万里《东坡真迹》诗)

家鸡野雉jiā jī yé zhì

成语解释: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成语出处: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美女簪花měi nǚ zān huā

成语解释: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例  句:昔人谓褚登善书,如美女簪花,或谓其出于汉隶。(清·王昶《金石萃编·杨震碑跋》)

矫若惊龙jiǎo ruò jīng lóng

成语解释: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成语出处:《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胡肥锺瘦hú féi zhōng shòu

成语解释: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成语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渴骥奔泉kě jì bēn quán

成语解释: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成语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例  句:廪生伺于门,表妹乘车至,彼此如渴骥奔泉,入户稍寒温,即携手至柴室狎亵。(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

成语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例  句: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铁画银钩tiě huà yín gōu

成语解释: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成语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例  句:银钩铁画石经余,想见先唐字学书。(清·沈曾植《题北宋本广韵四绝》诗)

仙露明珠xiān lù míng zhū

成语解释: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成语出处: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xué shū bù chéng ,xué jià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颜筋柳骨yán jīn liǔ gǔ

成语解释: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画沙印泥huà shā yìn ní

成语解释: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成语出处: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右军习气yòu jūn xí qì

成语解释:右军: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

成语出处:清·宋曹《书法约言》:“既脱天腕,仍养于心,方无右军习气。”

龙跳虎卧lóng tiào hǔ wò

成语解释: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形容书法好的成语]形容书法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书法的成语29个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79882.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

常用文书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

常用文书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集合6篇

常用文书

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

常用文书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

常用文书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三篇

常用文书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9篇

常用文书

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

常用文书

关于百年党史简述200字【九篇】

常用文书

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

常用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