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巴结讨好的成语】形容讨好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讨好的成语17个

2020-09-15   来源:常用文书

抹一鼻子灰mǒ yī bí zi huī

成语解释: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百般奉承bǎi bān fèng chéng

成语解释: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

掇臀捧屁duō tún pěng pì

成语解释: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例  句:白长吉自挨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五)

溜须拍马liū xū pāi mǎ

成语解释:比喻讨好奉承。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

成语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成语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阿谀奉承ē yú fèng chéng

成语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苟合取容gǒu hé qǔ ān

成语解释: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两头白面liǎng tóu bái miàn

成语解释: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例  句: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阿谀谄媚ē yú chǎn mèi

成语解释: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裴晋公义还原配》:“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奴颜婢膝nú yán bì xī

成语解释: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成语出处:《抱扑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例  句: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阿谀逢迎ē yú féng yíng

成语解释: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例  句:其时京师有一流棍,名叫李光,专一阿谀逢迎,谄事令孜。(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曲意逢迎qū yì féng yíng

成语解释: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谄上欺下chǎn shàng qī xià

成语解释: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亦步亦趋yì bù yì qū

成语解释: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例  句: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摇尾乞怜yáo wěi qǐ lián

成语解释: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形容巴结讨好的成语】形容讨好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讨好的成语17个

https://m.stokuaidi.com/gerenwendang/79917.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党务工作常用文书(通用3篇)

常用文书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基础知识(合集3篇)

常用文书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集合6篇

常用文书

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6篇

常用文书

从严治党谈话记录【3篇】

常用文书

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三篇

常用文书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9篇

常用文书

铁路安全宣传资料【六篇】

常用文书

关于百年党史简述200字【九篇】

常用文书

入党动机最佳回答集合5篇

常用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