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2020-10-17   来源: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中关村,古老而又现代,它的发展历程漫长而又短暂。据专家考证,新石器晚期,这里便有人类活动。到了汉代形成农业聚落。明代寺庙颇多,使这一地区形成寺庙聚落。清晚期到民国,为这里注入了文化教育元素,1911年办起了清华学堂,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25年燕京大学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投入大量资金把这里建成科研教育基地。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称北京大学,校址定于海淀勺园一带;1953年底,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中关村建起办公楼,这栋楼成为科学城振翅冲霄的起飞点。从此,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地区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130多家科研机构。学科专业几乎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中关村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科技教育文化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中关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经过短暂的30年历程,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关村地区快速崛起。中关村的崛起不仅在优化北京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高人生活水平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引领和推动全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起了排头兵的作用。而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已走向世界,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形成

(一)海淀区发展战略调整与百余家科技企业的兴起

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在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海淀区的科技、文化、经济的特点,意识到海淀区处于北京市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不宜发展污染环境的工业;同时又处于高校、科研单位最集中的地区,可以发挥优势,发展科技企业。1980年10月中共海淀区第三次代表大会、1981年1月海淀区七届一次人代会都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淀区的科技、教育优势。与此同时,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的科教人员也在酝酿怎样把多年沉淀的科研成果变成生产力。

1981年10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宣布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以下简称服务部),尝试把在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技术扩散区看到的技术扩散模式移植到中国。服务部实行“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简称“两不三自”)的原则。内部分工、管理按照公司模式运作。这是中关村乃至北京市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服务部成立后,承接了难度较高的长脉冲电源、高压火花间隙性开关、激光仪器等项目;协助海淀区劳动服务公司知青社建立了4个集体企业;承接了海淀锅炉厂技术设计改造工程;与海淀区培训中心合作,举办了电子技术、科学仪器设备、电子计算机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培训班。服务部的成立冲击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科研体制,打破了中科院的平静,引起了一场风波,很多人认为服务部在搞“歪门邪道”,“不务正业”,担心“搞乱了科技人员的思想”。对科研人员办企业的做法提出质疑。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胡耀邦等领导人对陈春先的做法给予肯定,认为这样做“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作贡献”,并责成中央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出方针政策来”。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的创业者们决心不辜负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鼓励,再走出一步。3个月后,陈春先在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与海淀区工业公司签订协议,由工业公司提供工作场地,同时借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在中关村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研机构--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夏所”)。华夏所列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对外有经营自主权。华夏所成立一年时间,完成了15项国家计划外的技术项目开发,并有了技工贸一体化的雏形。

服务部的创建特别是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在中关村引起了强烈反响,点燃了科技人员的创业激情,并与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要发挥优势、振兴经济的思路相融合。

1982年8月,在海淀区区联社的支持下,王洪德与7名科技人员创办了北京京海计算机机房技术开发公司。1983年10月,海淀区政府与中科院共同创办了“科海新技术联合开发中心”(简称科海)。1984年5月16日,在中共海淀区委书记贾春旺的支持下,中科院几位科技人员与四季青乡联合创办了四通公司。1984年11月,海淀区新型产业联合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科学仪器厂各投资100万元组建了北京信通公司。这四家公司在中关村地区新技术企业中有一定代表性,其技工贸总收入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企业收入总额的80%,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人们简称其为“两通两海”。

为进一步推动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从1983年3月开始,在许多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利用政策余度,给刚刚萌芽的科技企业“开绿灯”,鼓励发展。在工商管理、税务、信贷、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给科技企业以最大的支持,并逐步明确发展“智力技术密集的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的目标。

然而,中关村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8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转给北京市委办公厅一封人民来信摘要,反映“中关村开发技术公司林立,有的纯属倒卖、投机而牟取暴利的不法组织,要求中央查处”。信中所提问题涉及四通、京海、科海、中科等4家企业。中共中央领导人作了“进行认真调查”的批示。对此,北京市委与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共同商量,由市工商局牵头,组成调查组,进驻上述4家公司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论是“科海、京海等单位,在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成绩应予以肯定”,“对公司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缺点,要加以指导,完善各类制度和有关政策,使其逐步走上正轨”,“应允许一部分人去搞些民办事业,要支持,不要卡死,为了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劳动人事上也应做出一些必要的规定”。这一结论对于澄清事实、指导科技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企业创建和发展得很快,北京时代新技术公司、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前身)、希望电脑技术公司、北京长城钛金公司、北京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太极计算机公司相继成立。截至1987年底,中关村地区的各类科技企业有148家,其中有83家集中分布,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西口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形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中关村标志

(二)中关村与IT结缘

20世纪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PC)代表了新的世界技术浪潮,也代表了一种强大的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已走近中国,但全英文的个人计算机难以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们瞄准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T产业发展趋势,开始攻克计算机的汉化技术。所谓“汉化”,是指计算机的中文识别系统。就是对非汉字文化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某种处理,使之适应汉字文化的市场要求。

1982年,电子部六所启用年仅27岁的严援朝担任研究开发“微机操作系统的汉化”课题组组长。这项研究被纳入电子部计算机局的“六五”计划。严援朝用英语表述这个项目为“ChineseCharacterDOS”。后来人们简称为“CCDOS”。课题组成功地越过一系列技术障碍,使CCDOS能够支持汉字处理功能,又与IBM/PC/DOS兼容。而且做到了让CCDOS脱离硬件,以软盘形式提供给用户。一年之后,CCDOS已经能够为用户提供6种输入方法、6763个汉字和619个图形符号,还可以用24х24点阵显示的两种字体和16种字型。这成功地为中国打开了微机的大门。联想和四通几乎同时研究开发了汉字字库和汉字输入的问题。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于1985年5月推出了具有联想功能的智能化汉字输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联想功能强、可支持十几种输入方式、中西文高度兼容等特点的联想汉卡,当年6月就售出200套。这项技术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四通公司建立了四通汉字库板,成功地开发了打字机汉字驱动系统,诞生了新产品M2024打印机并投放市场。1987年,第一代四通MS文字处理机MS-2400诞生,开始建立全国销售服务网。从此开辟了中文打字新纪元,并且开辟了10亿产值的大市场。

1981年,北大计算机所王选、陈?叶?人把自己承担并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成果(“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国家“748”工程)转让给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北大新技术公司与王选领导的北大计算机研究所联合,开始改进激光照排机的核心部件--控制器,接着又进行了全面彻底地翻修改进,推出自己生产的激光照排系列产品,起名“方正”系统。80年代后期,正式生产和推广方正电子系统,仅用半年的时间,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报社使用方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进而,正式推出“方正汉卡”,成功推出报纸远程卫星版面传输系统,是中国首次实现运用卫星以整个版面描述信息的方式,及时向海外传递信息。该系统使国家摆脱了印刷业500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

与此同时,IT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底,在中关村地区的148家科技企业中有关电子及计算机领域的97家,占65.5%。就产值来说,电子企业占80%以上。中关村一条街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微机与电子元件集散地和信息产业技术市场,电子、电脑产品的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

方正大厦

二、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

(一)建立试验区的酝酿与准备

1987年底,新华社记者夏俊生写了4篇关于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道,连续登载在新华社编发的内参中,引起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责成书处组织调研。12月17日,在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的领导下,成立了由中办调研室、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共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等7个单位18人组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联合调研组。调研组从12月21日至1988年2月深入到中关村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中芮杏文(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多次深入科技企业了解情况、亲自主持座谈会并与国家有关部委协调。调查形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对电子一条街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成就突出,令人刮目相看,这里的科技企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不用国家财政拨款,却创造和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取得一批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开发一批新产品,推动了中国以微电子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人才流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冲击了旧观念,冲击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旧体制,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探索了中国高技术产业起步和发展的新路子,为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调查报告建议建立中关村科技工业园区(或新技术开发区)。3月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开会,同意调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决定建立中关村科技工业园区(或新技术开发区),并提出制订一个建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条例,成立委员会。3月9日,温家宝向中央联合调查组和中共北京市委传达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定及相关指示精神。北京市政府组织海淀区和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研究起草《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上报中共中央。

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于1988年提出了《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机构设置等问题的设想》(以下简称“机构设想”),基本精神是:试验区的机构设置应与海淀区政府管理体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试验区办公室是海淀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为副区级,设“两部三所”,即行政联络部、企业发展管理部、工商所、税务所和财政审计所。这一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设置,突破了沿海经济特区的管理模式,体现出在建成区内建立开发试验区的特点。同时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试验区管理人员,这突破传统的干部管理制度,成为北京市首家公开招聘干部的单位。

(二)试验区的诞生与创新探索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标志国内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诞生。

根据“机构设想”,首届试验区办公室主任由北京市委直接招聘,在4名应聘者中,原北京市医药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昭广被选聘为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应聘副主任以下职务的高达1500余人,通过平等竞争,优化组合,择优录用的原则,选聘3人为副主任,科以下工作人员56人。被选聘的人员主要来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及中央、市属企事业单位,绝大多数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在主要领导中有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1988年8月5日,试验区办公室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办公。试验区的总体设想是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外向型、开放型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逐步形成试验区的管理模式和规范;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建立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技工贸一体化的高技术、高效率企业,开发一批在国内外两个市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形成规模经济;争取在不久的将来,使中关村地区成为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的新技术开发区,并且能在首都经济发展、城市管理以及在国内外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明显作用。试验区的基本工作方针是:坚持改革,鼓励竞争,发挥中关村地区的智力密集优势,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内原有条件和基础,吸引大批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及资金,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把经济效益作为试验区成败的根本标志;与国内外建立广泛联系,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带动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带动海淀区市政建设、城市管理的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服务设施社会化的发展,使试验区成为新技术、高技术的辐射源和孵化器。

试验区的诞生,正处于中国经济转型期,新的政策、法规尚未形成。试验区的重点在“试验”两个字,试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试验区建立和发展的灵魂,包括扩大空间模式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试验区办公室成立后在广泛征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9-2000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和《“八?五”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试验区认真落实了规划纲要和“八五”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突破发展空间不足的难关。试验区只有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新技术企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对此,试验区充分利用各大单位内的有限空间,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进行新技术企业开发建设,确立了“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方针,以及“节点战略”[1]和“十大建筑”[2]开发计划。

1990年,试验区办公室提出建设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议。1991年10月,国家科委、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将上地村开辟为首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成片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占地面积23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总投资32.45亿元。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全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工业园区。是北京市政府第一次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试点。在园区建设规划中首创“六图两书”[3]模式,这个模式在北京市开发区建设中得到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试验区领导积极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从1988年7月29日到1989年12月1日,53次试验区办公室常务会议中就有17次会议是讨论制定规章制度或改变某些制度的。先后探索改革了财务制度、统计制度、外事工作制度、三资企业的审批制度等13项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宽松的管理环境。

第三,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打开企业发展瓶颈。试验区的初创期,新技术企业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技工贸相结合,坚持“四自原则”,创造了高效率、高速度、高效益的辉煌发展史。但是当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可逾越的瓶颈,就是产权归属不清,企业的自主权得不到落实,企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企业较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探索产权制度的改革。如1988年,四通集团主动提出试行股份制的要求并制定改制方案,但由于当时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不成熟,未能实施。

1990年底,试验区办公室与市体改委、海淀区委、区政府研究室就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产权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大胆的改革设想,提出了在北京试验区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综合改革方案。1991年底,国家科委和体改委确定北京试验区为全国5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一,要求在重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做好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工作,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推进步骤,积极组织实施,以推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改革提供经验和启示。1992年着手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

第四,冲破封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89年6月之后,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对试验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试验区办公室冲破各种障碍,于1989年11月派代表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科技园区协会第五届年会,在这次会议上,北京试验区成为该协会会员,为试验区走向世界打开一个窗口;1989-1990年间,试验区在国外举办9次展览,参加4次重大国际会议,派出团组近两百个、千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实效;1990年6-8月,试验区邀请29家外国通讯社记者参观访问,邀请21个国家外交使节、商贸官员参加招待会。到1991年底,试验区新技术企业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30多家,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和东欧国家。同一时期有30多个国家100余人来试验区商讨合作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宣传,在国际上树立了北京试验区的良好形象,促进了试验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同时,试验区的新技术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建立了50余家经济实体,扩散了一批科技成果,1991年形成产值5亿元。在外向型、国际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外商投资企业有180家,1991年有65家内资企业出口了105项产品。年出口创汇总额达50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到美加、西北欧、日本和港澳四大市场的占52.4%。年技术性创汇2500万美元,占北京市技术性创汇总额的50%。

三、试验区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试验区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在试验区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民营科技企业“姓社”等重要讲话,给予试验区的决策者、科技企业家和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试验区办公室决定要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产业规模形成上有所突破;二是在依靠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上有所突破;三是在外向型经济形成上有所突破;四是在科学管理上有所突破。随后,把这些发展目标纳入海淀区政府的《海淀区“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简称海淀“八五”计划)。1994年,试验区办公室提出“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带有规律性和规范性的目标与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六化”。即:资本股份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现代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市场国际化。“六化”战略目标,是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范例总结出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发展战略目标。它具有激活企业内部动力,向更高层目标努力奋斗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为实现“六化”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强化服务。

(二)试验区全面发展重点突破

落实海淀“八五”计划和实施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出现了全面发展,重点突破的效果。

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3月,开始实施《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关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5月16日,试验区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由北京市政府两位副市长任组长,确定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为20家,拟改造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首期试点为北京比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成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新技术企业。1993年2月,试验区办公室制定《关于组建无主管部门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办法》(简称《办法》),经海淀区政府批准发至全区,同时还制定了《关于施行股份合作制的试行细则》。《办法》中规定,老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把原来所形成的积累扣除劳动股的部分定为“职工共有股”,属原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时的在册职工集体所有,是集体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关于对个人投资的股权确立,试验区办公室多次研究提出意见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1994年7月2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规定“新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个人股本应在企业总股本中占主体”,“原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个人股和集体共有股的股本总额应在企业总股本中占主体”。这是确认个人股权的重大突破,也是对试验区办公室认真研究积极建议的回应,为试验区无主管集体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铺平了道路。从1993年开始有了股份制企业的统计数字,但只有71家,仅占企业总数3769家的1.88%。到了1998年,股份制企业已达1489家,占企业总数4546家的32.7%。

多元融资。企业快速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试验区办公室协助企业多方面、多元化融资。主要有政府融资和社会融资两个渠道。

政府融资方面,一是争取政府计划内资金,1988年至1995年,试验区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形成国家扶植基金9.18亿元,返还7.5亿元;1994年,试验区共有90个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的重点发展计划,取得了近2.3亿元的贷款和近2000万元的拨款;1995年,首次获得了国家财政配套拨款(长期贷款方式)3090万元;1996年,试验区办公室协助企业将几十个项目列入国家部委的18类计划,获得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15亿元。二是政府财政贴息,1991年,区政府财政拨款100万元、试验区拨款200万元为新技术企业与区属传统企业发展横向联合贷款贴息;1991年海淀区政府为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办10件实事,其中拨款230万元建设海淀区科技中心,拨款15万元作为区级小星火项目设备贷款贴息。三是建立创新基金。1997年,试验区在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基金总额为200万元,扶植进驻创业服务中心的中小高技术企业。

社会融资方面,一是新技术企业创业者自筹资金。据1994年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抽样调查显示,企业自筹资金大体为7种方式:20.1%的企业是创业者个人或创业群体用私人的积蓄投资;5.1%的企业是创业者们通过其人际关系筹借民间资金;1.9%的企业是创业者通过承揽工程或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预收工程款或服务费;5.2%的企业由联营的各方投资;12.6%的企业是创业者向上级借款投资;41.6%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由创业者争取、单位拨款(大部分是预算外资金);11.5%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大约15%的企业采取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二是企业上市筹集资金。1993年8月16日,香港四通电子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发行6亿股,筹集港币18900万元。这是园区内第一个上市企业,也是第一家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2月14日,香港联想招股上市,当日公司售出1.68亿股,每股1.33港元,市盈率为13.8倍,超额认购数量达到409倍,香港联想股票的市值一度达到8.28亿港币。1995年12月21日,方正在香港上市,年度销售收入达25亿元。1997年6月27日,清华同方股票在沪市挂牌交易,当日发行价8.28元,收盘33.9元,日涨幅309%,筹集资金3.3亿元。同一时期还有北新建材集团、北京比特公司、中技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上市,发行A股股票,分别筹集资金2.6亿元、0.9亿元、2亿元。

基本建设。“八五”期间,基本建设总投资规模5.4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形成南部以技贸中心为窗口,北部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永丰中试基地为依托,中部以白颐路(现中关村大街)为重点,建成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高科技建筑群落(简称“南北中战略”),到1995年基本实现“公司有总部,生产有厂房,职工有住宅”的配套建设目标。其中,上地基地到1998年总占地面积达200余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0多亿元。后来还建起了留学生创业园、中关村国际科技孵化园、中关村软件园等专业园区,成为中国信息产业紧跟世界信息产业潮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良好平台。

1997年,根据海淀区人大代表要求加快中关村地区改造建设的提案,海淀区组织人员深入调查之后,提出要把海淀镇地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并改称为中关村西区。其大致范围是:北至四环路,东至白颐路,南至海淀南街,西至图书城。面积约0.5平方公里。北京市政府对此予以充分肯定。1998年,北京市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搞好中关村西区开发建设”。同年,在中关村西区建设上,以打通海淀中街为标志,西区的建设工程启动了。

扶植骨干企业。1994年,为实现企业规模化,试验区提出“要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初步形成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技术辐射中心、产品销售中心”。明确重点扶植骨干企业,向重点骨干企业发放《重点骨干企业证书》,向持证企业提供各种优先服务,如拆借资金、申请贷款、安排厂房、住宅用地、申报有关扶持计划、申报外贸自营权、申报股份制改造等。被扶持的一大批骨干企业得以健康发展,到1996年,自有资产超亿元企业达30家,产值超亿元的28家,超千万元的176家,8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17家企业进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46家企业成为千万元以上的利税大户,16项拳头产品单项产值超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主导产品、名牌产品。

从1993年至1998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开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道路,打开了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世界经济的通道。1993年,“金长城”电脑问世;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了中国第一台586电脑。1994年,太极计算机公司的太极2220超级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超级计算机进入批量生产。1996年,清华紫光开发并推出了当时国内唯一的国产扫描仪品牌紫光UNISCAN系列扫描仪,在广东东莞建立了年产40万台的扫描仪生产基地;天融信公司研制成功全国第一套自主版本的防火墙系统,试验区的网络产品生产实现了零的突破。1998年5月,“神威”计算机成功实现商业运行,峰值运算速度每秒3840亿次,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他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航天技术等各方面的技术创新在试验区均有较快发展。

截至1998年,试验区技工贸总收入达662亿元,比1988年增加46.3倍;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349.07亿元,比1988年增加71.7倍。1990年开始有研发投入的统计,当年只投入1.2亿元,1998年增至14.11亿元,9年累计研发投入84.11亿元,年平均投入9.34亿元。各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1997年开发新项目1588项,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计算,试验区有71项拳头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前三名。电子信息产业始终占试验区新技术企业的主导地位,占园区总量的80.4%。其中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占45%。

中关村创业大厦

四、中关村科技园区迎接新挑战

(一)中共中央《批复》

1999年2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北京市具有人才、科技、知识优势,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一定基础,要加快发展。中关村地区就有这样的条件。要注意借鉴国外创建科学城的有益经验,成功地创建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6月5日,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科技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在国务院的《批复》中指出: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是全国科技人员和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高科技产业也有一定基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把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实施科教兴国,增加中国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措施。这标志着中关村科技园区(原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多园格局形成

早在1990年,北京市政府为了推广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基本经验,扩大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经国务院批准,不断扩大试验区的发展空间。1991年11月,建立了丰台园、昌平园;1999年1月,成立电子城科技园区和亦庄科技园;2001年6月,建立了德胜科技园和健翔科技园。2006年,又增加通州园、石景山园、雍和园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据2006年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公告规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审核确定的面积为23252.29公顷,其中集中新建区面积10068.29公顷。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海淀科技园、丰台科技园、昌平园科技、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科技园、健翔科技园、通州园、石景山园、雍和园等10园,各园审核确定了面积和功能定位,各园区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北京试验区的优惠政策。中关村多园格局形成。

海淀园占有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心区和发展区的大部分,总面积13306公顷,其中新建区面积2082公顷。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易中心,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源地。从1980年建立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到2008年,园内高新技术企业达万余家,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海淀园区规划建设12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专业园区及基地。园区经济从1988年至2008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上缴税费平均增长均在30%以上。

丰台园与昌平园同时建立,分别位于海淀园的南部和北部,属于试验区的伸延地域,形成北京市两块相对集中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丰台园面积818公顷,开创性地在园内建设总部基地,发展总部经济,孵化面积达到22.44万平方米,已基本形成以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昌平园面积1148.29公顷,集中开发建设,形成了新能源、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生产研发基地。

电子城面积1276公顷,位于朝阳区酒仙桥地区。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典范,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示范基地。电子城作为老工业基地,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但在旧体制的制约下,这里曾一度陷入衰退困境,成为财政补贴的重点地区。1992年,北京市政府联合国家电子工业部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着手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1999年初,电子城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试验区整体加入北京试验区,成功地创建了“老工业基地改造+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模式。园区内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亦庄园面积2678公顷,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唯一可以享受双重优惠政策的科技园区,既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又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它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具有成熟、完善的服务系统。开发区内设有外商投资服务中心、银行、保险、税务、工商、进出口公司、海关、商检、保税仓库配套部门。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亦庄科技园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基地。

健翔园位于朝阳区,面积404公顷,功能定位于原创技术孵化、转化和为国际科技交流与高科技商务活动提供服务,延伸CBD的功能,会合科技与商务,发展科技经济、科技会展、科技营销、科技信息咨询、投融资中介服务和科技人才交流等科技商务服务。

德胜园位于西城区,面积564公顷,功能定位是创建特色鲜明的高品位、开放型精品园区,建成国内的专业展示和营销集散地、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介服务市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创业孵化乐园。

通州园面积1450公顷位于北京东南部,2006年1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3号公告批准,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和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原国家级开发区)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区范围,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的两个产业基地。基地重点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数控机床、知能仪器仪表、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环保、电子信息等。

石景山园面积345公顷,地处石景山区中部,园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新兴高端产业。

雍和园面积300公顷,位于东城区东二环路和北二环路的交汇处,是唯一位于二环路以内的科技园区。雍和园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版权相关产业及数字内容产业。石景山园和雍和园是200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公布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另有大兴生物医药基地963公顷。

(三)快速发展

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和领导下,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实施“五年上台阶”的发展战略。2001年到200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到“十五”末期,使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至2005年,已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400余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72.9亿元,超过目标876.8亿元,实现增加值954.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611.1亿元,上缴税费173.8亿元,利润总额达329.1亿元,出口创汇94.9亿美元。以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其中台式PC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笔记本电脑达到25%以上,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占全国三分之一,软件出口占全国总额二分之一,星光系列多媒体芯片打入海外市场,计算机多媒体输入芯片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80535人。中关村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超过3000家,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达到7170人。活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协会组织有25家,企业会员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入驻园区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已达65家。

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与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研发,成为技术创新的新形式。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至2005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累计已经达到9项。在软件、集成电路、数字音视频、疫苗、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等国家重点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处于领先地位,“非典”灭活疫苗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达到与发达国家同步水平。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出了6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中国芯”。研制出每秒运行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拥有国际标准达9项,国家标准达98项,行业标准114项,中关村平均每100家高科技企业中就有13家参与了各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至2005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实现开复工面积600多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基建投资累计超过850亿元。建成了一批重要的水、电、气、热、道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专业园和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空间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其中,中关村西区已建成金融资讯、科技研发、商务贸易、行政办公、科技会展为主,配有中关村购物中心、酒店、餐饮、公寓、文化、康体、娱乐和大型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信息与人才交流中心。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中试和生产加工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453.6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72.67公顷。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称号;中科院确定在此建立国家纳米工程中心。到2007年底,永丰基地入住企业已达50余家。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产业基地主要由四类功能区组成:研发与企业孵化区、生产加工区、贸易物流区、生活服务区,现处于快速建设中。

为科技奥运做贡献。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扬“爱国、奉献、敬业、创新”的奥运精神,以其自身的优势,为科技奥运做出了贡献。联想集团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不仅为北京奥运搭建了信息系统平台,还设计了“祥云”火炬方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火炬芯片创造了火炬在珠穆朗玛峰低温低压强风的恶劣环境下点燃的奇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时代集团把数字化焊机新技术融入“鸟巢”和“水立方”的钢结构施工中。清华大学、同方微电子公司共同研制的中国最小尺寸的REID(无线射频电子标签)芯片用于北京奥运会门票,在奥运史上首次采用芯片嵌入门票。新奥特“中英文图示显示系统”项目的实施,使奥运史上第一次在比赛现场屏幕与电视转播同步显示中英文赛事信息……据统计,中关村地区共有78家高新技术企业把自主知识产权、成熟可靠的技术和产品,运用到奥运场馆的建设、信息通讯、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奥运安全、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承担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中的78个项目,参与合作的企业遍及中关村各技术领域。

截至2008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增长速度超过了40%,上缴税费突破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786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7%;亿元的企业超过800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12家;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5%;联想、方正、曙光、用友、百度、搜狐、科兴等中关村企业,成为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2009年3月20日,中关村园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这标志着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创新体系,在此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时代和国家赋予中关村新的发展任务。中关村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旗帜,成为国内自主创新的典范和技术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创新型经济的代表,向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努力奋斗。

海淀区史志办供稿 徐文华执笔

[1]“节点战略”,就是在海淀区白颐路地区沿路发展,“节点开花”,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具有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集“技工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区,形成中国的“硅谷”。

[2]“十大建筑”包括:科技贸易中心大厦、新技术产业1号楼、中关村海关大楼、清华科技开发楼、新技术产业6号楼、四通大厦、泛太科技大厦、慧光大厦、中科大厦、中宜大厦。“十大建筑”主要分布在白颐路、知春路、成府路等商贸繁荣、交通便捷的地区,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总部和企业生产、生活用房的紧张局面,对于改善试验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办公条件以及树立试验区和企业的产业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六图两书”模式指现状图、土地使用规划图、道路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市政设施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绿化规划图、《工业详细规划说明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https://m.stokuaidi.com/gerenzongjie/86239.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优质集合6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精选2023年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教师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教师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最新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简短优秀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技术岗位个人工作总结技术个人工作总结(锦集5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2023年终技术个人工作总结(锦集3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水利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四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四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建筑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合集四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汇编3篇

技术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