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4篇】

2022-03-24   来源:中国梦作文

***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

【篇1】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摘要]“中国梦”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于一体,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道德机制的创新。学术界对中国梦和道德机制的内涵及内容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然而对中国梦与道德机制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整体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提出,从道德层面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价值追求,体现“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的理论,为在新时代加强“中国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国梦;机制;道德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B822[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必然离不开道德支持。中国梦对道德的总体目标要求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述的内容,而作为道德的基础部分的道德机制作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建立有效的道德机制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就成为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对道德机制的建设及创新进行探讨,以对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中国梦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要求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的生动形象的描述,是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梦想追求,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诠释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下深化发展中国梦的方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激发民族潜力,深化发展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全面提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硬形象,它是无形的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感召力。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品德。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是在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在新时代下继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凝练表达。它里面鲜明的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价值理念把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落实到具体价值追求,为治理国家树立了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同时,它通过24个字简约、精炼、准确和全面地概括阐释了“中国梦”蕴含的社会道德价值,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提升公民个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现行道德机制与实现中国梦要求之间的距离

   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日益凸显,虽然现行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新时代下实现中国梦要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1现行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1道德评价机制错位。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碰撞,有些人因经济理性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模糊甚至倒置的社会道德失范挑战,道德评价标准出现错位甚至扭曲。此外,大众传媒为吸引点击率,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炒作甚至捏造虚假新闻误导社会道德价值理念取向和实践行为方式,对公众道德評价标准造成了混淆,对社会道德体系正向构建影响很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极为不利。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本身具有崇高性和超功利性,过多的把道德作为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追求更多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不注重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境界,导致道德的庸俗化和过分功利化。

   2.1.2道德约束机制缺位。道德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为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提供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法律,没有强制律他性,道德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和阶级的变化而改变。遵守道德是后天倡导的自觉自愿,倡导道德是为了约束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审判他人。道德意义上的良知是在道德理解与认识基础上的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中国经济模式成功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经济效应滋生出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社会道德也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生存压力的骤增、人际关系的紧张、贫富悬殊的对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道德良知发生了动摇。道德的软性约束,人们越来越不尊重甚至漠视,违反道德约束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挑战,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好影响。比如,最近发生在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在行车过程中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坠江,导致13人无辜死亡,2人失踪的惨案。另外,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道德标准已经无法有效地运行下去,然而新的道德约束机制又未形成,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道德机制的正常运行。 2.1.3道德激励机制缺乏。新形势下道德激励保障机制缺位,正气不彰的歪风仍笼罩着社会。先是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再是以类似情况发生的郑州李凯强案、重庆万鑫案,他们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非但没有得到受助者的感激和政府的鼓励,反而付出沉重的代价,留下不小的遗憾。这使社会形成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不会被感谢反而要被讹诈的歪风弥散,老人跌倒无人敢扶,面对他人的灾难选择漠视而不是施以援手的现象开始出现。而后广东佛山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掀起了公众良知对社会歪风邪气沉痛的质问。社会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当救人者遭受身体伤害、经济损失时,应该得到相应补偿。然而,现实是,“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助人者“流血又流泪”,不得不说是道德激励机制的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影响了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2.1.4道德实践机制缺失。道德实践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认知系统在特定的道德环境中所实施和表现出来的道德判断、道德执行与道德创新的综合性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等活动。人们品德的观念和品质,要经过相应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我国的道德实践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失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缺失。

   2.2道德机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2.1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社会结构决定人们的意识,造成在我国公德淡漠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里的公民社会、公共空间的发育不足。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限制了民间性、自发性组织的生长,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意识自然不可能发育出来。”公共生活领域狭窄,社会公德建设缺乏积极的生长土壤。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和迟缓的经济发展速度,致使我国的公共生活领域狭窄,公德建设缺乏应有的空间和土壤。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固定在有限的家族之中,血缘和宗族的捆绑下建立起来的只能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道德体系。“独善其身”的个人意识很强,而“相善其群”的社会意识则很弱。

   2.2.2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不同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朝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方向转型,社会呈现出人性化、人文化、多元化、创新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不可避免地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了社会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多元等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经济社会环境下人们自我意识加强,更注重个人权利和利益,社会关系被忽视导致的。现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公德意识式微,守规矩、讲良心、有道德会吃亏、会蒙羞、受打击歪风邪气盛行,友爱互助精神与氛围缺乏。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但法制建设却因重视度不够,跟现实有一定的脱节存在发展滞后,因而对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强,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德的进步。

   2.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和归宿。但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竞争创造个人财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功利主义抬头。个体过分看重自我利益,自我意识膨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缺失。此外,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道德糟粕思想残存,个别利益熏心、急于求富求名的人,公然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自我利益最大化,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公众存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滑坡的迹象。这说明我们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成效不佳。

   3实现“中国梦”对道德机制创新的要求及实现

   途径

   道德机制在道德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新形势下道德机制存在的评价机制错位、约束机制缺位、激励机制缺乏、实践机制缺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道德机制创新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

   3.1道德评价机制

   道德评价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好坏的判断。道德评价根据阶级、国家、时代、民族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按类型可分为自我评价和对他评价两类。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道德评价机制应顺势而变,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不断创新完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所倡导和要求的思想行为准则为标准创建,并通过舆论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全面提升公民的道德情操、道德修养、道德境界和人生态度。

   道德评价机制是通过舆论来实现的,舆论的好坏关乎道德评价的高尚与否,人们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都要借助輿论来教育与引导。具体可通过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实际工作部门相配合,以主流媒体为骨干、各类媒体齐心协力营造社会正向舆论。同时,成立舆论舆情研究中心深入社会舆论漩涡,研制有关规章制度来确保社会道德评价规范化,全面遏制、惩处、杜绝社会负面舆论传播。

   3.2道德约束机制

   一方面,加强培养人们的道德良知和道德信念,提升个人自我道德约束能力。良知信念是调节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道德机制,它是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机制。培养人们的良知信念,能增强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准则或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并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新时代通过加强良知信念教育建立人们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道德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要把道德约束机制与法律法规配套使用提高人们做出非道德行为的成本,对主体的不道德行为产生抑制的负激励效果,促使人们在备受谴责与惩处的舆论环境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按照道德正向评价的要求来对之调整。在社会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人们对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的漠视造成了社会诚信缺失,道德败坏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增加非道德行为的代价,加大对非道德行为的惩罚力度和威慑力。当人们还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时用制度的硬约束来弥补道德的软约束更为安全可靠,制定一些强制的方法甚至法律的手段,形成一种约束机制。同时,根据社会新变化进行一定的“道德立法”,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把公德规范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道德准则。道德立法,就是指国家的立法部门将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为社会所必需的道德规范上升为具有国家意志性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以德治国”,就是将道德的约束力上升到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 3.3道德激励机制

   道德具有调节利益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功能,遵守道德能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道德的实行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或人与群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道德蕴含成本,任何道德行为的实施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因此,健全的道德激励机制应是在控制道德成本的基础上有机配合使用正向激励机制和负向激励机制。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人的自利化。只有较低的道德成本,较合理的正向激励措施,人们施德行善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反之,道德成本高,非道德行为負向激励措施威慑力不足,那么要想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市场经济潮流冲击引起的道德混乱无序的现状就有些不可能。

   为了保证道德激励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切实发挥政府这一最有权威、最有力量的行为主体的主导性作用是关键。在此,政府部门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健全物质、精神激励机制,提高行善者的社会礼遇,让善行者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弘扬道德品质,让恶行者带着被批评、被责怪、被处罚等负向问责方式去杜绝恶行再次发生。这是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成败,也是其最终目的。二是建立健全道德行为保障机制。以绝不让行善者吃亏为目的,对行善者因道德行为造成的物质、精神、身体损失提供保障与服务,治理产生的行善者受委屈、受冷落、受侮辱的社会乱象。现设立的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八一勋章、道德模范奖章、雷锋道德奖章、五一劳动奖章都是激励全社会形成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其中蕴含的价值追求的认同力是中国梦的体现。截至目前,道德激励机制中的保障作用还没有怎么体现,也并没有在社会形成广泛影响力,更多的、更好的道德激励机制还需我们在新时代中实践与探索。

   3.4道德实践机制

   第一,搭建平台,建立健全道德建设管理机构。道德建设管理机构是社会道德文明状况的信息中心和调控中心,是道德“执法”的组织机构,是道德机制运行与产生作用的关键。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发动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沟通、践行的复杂性综合工程。因此,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力量通力配合建立健全道德文明建设管理机构,补充完善道德文明建设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的实施内容,是“以德治国”的具体实现。

   第二,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榜样示范法是通过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崇高品性、模范行为、典型事迹等来教育、感染和影响社会成员端正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道德典型是道德的生动体现,具有形象性和说服力,能通过道德传播、感化、教育引导人们扬善抑恶。正面典型可以对人们进行正面教育,进行褒奖和激励,可以“扬善”;反面典型可以让人们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可以“警恶”、“抑恶”。运用榜样示范法,加强道德典型建设是伦理价值导向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譬如,《感动中国》大型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社会道德风尚的新事物、新典型教育感召激励公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完善道德环境的运行机制。道德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道德环境能端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使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坏的道德环境能磨灭斗志,消沉意志,倒退文化文明。因此,在道德机制建设中我们应高度重视净化社会道德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具有道德教育和道德约束功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祛除社会歪风邪气,净化人们心灵、扬善抑恶的目的。

   第四,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国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组织社会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文化传承活动等提高公众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的道德教育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正能量弘扬。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提高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责任和应尽义务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第五,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公众进行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道德影响活动。道德教育既是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道德品行提升的重要推力。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的作用,他认为:“你的智慧、天才和美德是教育产物。”为切实发挥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各层面有力影响,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国需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以保障社会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实践证明,以丰富多彩的教育载体来实施社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取得成效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比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学雷锋”活动,道德讲坛以及弘扬道德精神的文艺类作品等道德教育载体传达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奉献精神,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觉悟和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

   4结语

   道德评价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实践机制共同构成道德机制,他们相互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道德机制建设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道德机制自身各要素之间密切配合、有机结合,共同着力,也需要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统筹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参与和推动,形成社会道德机制建设的协调配合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只有这样,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才能建立健全,中国梦的实现才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刘闻佳.“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分析[J].企业导报,2013(07):107-109.

   [2]曾志刚,冯志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逻辑论析[J].求实,2018(05):4-25.

   [3]吴桂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理论学习,2014(07):4-7.

   [4]郝立新,周康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J].东南学术,2018(01):1-9.

   [5]王南湜.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纲”、“极”[J].江汉论坛,2018(08):5-9.

   [6]张延亮.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中国道德激励机制建设的启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篇2】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实现“中国梦”,是对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关于“中国梦”的具体阐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主席在讲话开篇便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点明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进而具体论述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对策之一走中国道路,以下为具体论证。)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引用事实论据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道路的来之不易,且采用排比的句式予以呈现,即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考生在论证中可借鉴这一表达方式。)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链条说理论证,进一步说明全国人民要实现中国梦首先应该充满自信、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对策之二弘扬中国精神,以下为具体论证。)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链条说理论证,具体说明中国精神及指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全国人民要实现中国就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对策之三凝聚中国力量,以下为具体论证。)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假设论证,只要……就……,正面论证,说明只有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实现中国梦、创造美好生活就能成为现实。)

  习近平主席在论证实现中国梦的措施时,采用了极为规范的排比形式,分别说明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的三条途径即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每一条对策作为分论点又采用引用论证、链条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说明,由此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变得清晰明了具体可见。考生在申论写作过程中应学习主席使用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论述更加张弛有度、具有说服力。

【篇3】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中国梦的提出,激起亿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如何把握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扎实努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的时代课题。
  实现中国梦,人人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何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上下求索,多少英雄儿女冲锋陷阵、抛洒热血。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这一伟大梦想,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要求,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显然,这一美好又现实的伟大梦想,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机会。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密切相连,个人的机会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地活跃起来、发展起来、繁荣起来,使我们的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振奋起来、兴旺起来,而且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出彩的良好机会。
  改革的社会,为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才能本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只要我们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就不仅能创造优裕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条件,而且能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开放的社会,不仅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更加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民族形象的条件,而且为每个有志者提供了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可以说,在开放的时代,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使人生出彩,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怀揣梦想、能不能抓住机会、有没有奋斗精神。
  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路径
  今天,我们有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经过90多年的奋斗、积累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创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和根本路径。同心共筑中国梦,奋力实现中国梦,就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根本路径。道路关乎命运,道路决定前途。民族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关键在于道路的正确选择。我们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正是沿着这条光明大道,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斐然,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实践有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带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指南。理论决定方向,理论指引行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历尽艰辛,却屡屡碰壁。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程及其理论成果,犹如光辉灯塔,照亮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征途上发挥了根本指南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中和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又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地探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有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障。制度提供保障,制度生发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民主与集中结合、活力与秩序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互促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得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我国的繁荣发展才获得了持久活力和坚实根基。实践有力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又是包括每个个体在内的人民之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住这一本质属性,处理好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着眼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注重个人努力和艰苦奋斗。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处在深刻变革的伟大时代,我们更应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为努力志向和精神追求。这样,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能出彩。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内化于心的。有了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人生梦想的方向与目标;有了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就有了实现人生梦想的动力与支撑。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坚韧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我们的目标既定、任务既明,关键在于落实,在于每个人都进行扎扎实实的努力。处在伟大变革、实干奋进的时代,任何夸夸其谈、心浮气躁的作风都与人民的利益和期待相左,都将为人民所唾弃;任何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的行为都与时代的趋向和要求相悖,都将为时代所淘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奉献,就是我们对实现中国梦的最好实践。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需要有宽广的人文胸怀。登高方能望远,有志方能自洁。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革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无时不经受着考验,包括现实生活中奢靡、浮躁等不良风气的考验。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大浪淘沙,我们只有怀揣远大梦想,才能经受住考验,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浮躁所动,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地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扎实奋斗。

【篇4】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

  摘要:群众路线像一根主动脉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中国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结果。党的群众路线最早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随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发展。群众路线逐渐深植于中国,成为我党的生命线。“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至今的规律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提出的。“中国梦”的提出标志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群众路线;中国梦;工作方法;政治优势;精神纽带;方法指引;生命线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是由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所凝聚组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近年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对“中国梦”的具体内涵、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中国梦”三个字早已深入人心,承载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与信任。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145处提到“人民”,每一个词,都丈量着中国人民在共产党人心目中沉甸甸的分量;习近平在会见中外媒体记者中说过“人民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再次指明党和人民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也点明了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工作路线。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历届政府的传家宝,也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一)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古语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味着我们只能尊重人民,决不能忽视人民,人民是国家一切的基础。又云“兵之胜败,习在於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即兵强,民胜其政,下叛其上,即兵弱”。意思是人心相背成就战争的胜利。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人民群众利益就被镌刻在党旗上,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汗水和智慧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道理早就在共产党带领的无数战役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印证。

  (二)历代党中央领导人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深化

  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党的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每一代领导人都对群众路线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并深化发扬。群众路线像一根主动脉贯穿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中国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结果。党的群众路线最早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随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发展。群众路线逐渐深植于中国,成为我党的生命线。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站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深入调研,到群众工作中去发现这些问题,同群众商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脱离群众,一切问题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第二阶段实际上就是“到群众中去”这是从理论指导实践,并进行检验和得到发展的过程中的实践。可以说,这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第一次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毛泽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深刻阐述了社会历史总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发展的,惟有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时强调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贯彻调整方针,确保安定团结》一文中,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意见是我们的传家宝。因此,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倾听民众的声音,真切了解群众的愿望,深入研究后开发出了一系列符合人民的政策,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被最大程度的调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次腾飞。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再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一无论是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或是发现先进文化,最终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再一次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概括,把群众路线内容进一步丰富。2002年10月,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群众观点,表明了我们党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时间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做第一标杆,把群众的利益当做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做第一选择。

  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的不断紧迫等各种复杂形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成为我们党目前必须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时而为,习近平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一次指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所有的工作是否有成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

  由此可见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现在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集体在90多年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都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并无一例外的把它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因素,群众路线已经成为了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二、中国梦是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也是国家复兴的强大力量

  (一)中国梦提出的重大意义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结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至今的规律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提出的。“中国梦”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梦”被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是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民族及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盼望。实现中国梦是党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进行的系统工程和伟大事业,同样也离不开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只有做好群众工作,得到了群众支持,激发了群众力量,最终中国梦将变为现实。

  (二)中国梦的深层内涵

  “中国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简单梦想,而是具体的,整体的思想目标,是意识形态和目标指向的统一融合,是中华民族追求共同的理想。中国梦中包括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不同层面,落脚点在“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依托和保障。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正如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这也是对全党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实现人民幸福的具体要求。

  三、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

  (一)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统一。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基础。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指引方向

  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群众,党同人民群众永远是血肉相连的关系。中国共产党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的一种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力量源泉和方法指引。

  总之,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基本工作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上、组织上的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将进一步彰显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忠高.实现中国梦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J].理论参考,2013(09).

  [2]卫文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J].中国科技财富,2011(02).

  [3]秦光龙.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J].领导文萃,2011(23).

  [4]李帅卫.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J].前沿,2014(26).

如何实现中国梦论文【4篇】

https://m.stokuaidi.com/jiaoxueziyuan/185109.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中国梦作文范文七篇

中国梦作文

伟大复兴中国梦作文600字(锦集21篇)

中国梦作文

我与中国梦作文650字精选25篇

中国梦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精选十篇

中国梦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600字【18篇】

中国梦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400字精选十七篇

中国梦作文

中国梦作文400字十八篇

中国梦作文

中国梦作文600字范文(精选二十五篇)

中国梦作文

我与中国梦作文650字精选24篇

中国梦作文

我与中国梦作文650字二十二篇

中国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