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优秀教学设计(通用4篇)

2023-12-02   来源:教学设计

 黄继光,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出生,四川中江人,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一三五团二营通信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数轴优秀教学设计(通用4篇),欢迎品鉴!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

1.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巩固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的方法;

4.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点是掌握数轴的概念和画法,明确其三要素缺一不可;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归纳出一般规律。

难点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动手,增强对“形”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P(二)、导学练习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3.思考:

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0℃用数____表示;零下10℃用负数_____表示。

②什么叫数轴?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4.数轴的画法,有哪几个步骤?

5.我们还可以更简便的得出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

、和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6.温度计里的大小: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的数总比的数大。

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这说明什么?

正数都0;负数都0;正数一切负数。

(三)自学疑难摘要:

组长检查等级:

二合作探究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想想看,第(3)小题数据比较大,那怎样表示呢?

3.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

(1)–10,2,–14;

(2)–100,0,0.01;

(3),–4.75,3.75。

三、展示提升

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四、反馈与检测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

(1)

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2)

3.将-3、1.5、、-6、2.25、、-5、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画一条数轴,并在上面标出下列的点。

±100±200±300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篇2

课题:数轴

编写:审阅:

班级学号姓名使用日期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用数轴帮助深化对数的认识;

2.探索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3.感受点在数轴上左右运动时,所表示数的大小变化.

【导学提纲】

1.观察数轴,比较右边的点表示的数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

并比较-3与-1,与1的大小关系.

2.观察数轴,比较正数、负数、0的大小关系.

【展示交流】

活动一:

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3,-1,0,4的点.你能将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吗?说说你这样排列的理由.

2.2°C与-2°C哪个温度高?-1°C与0°C哪个温度高?-3°C与-4°C哪个温度高?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数2、-2;-1、0和-3,-4的.点,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

3.把-3°C、-2°C、0°C、5°C按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数轴上画出表示-3、-2、0、5的点,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

活动二: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5和0(2)-0.5和0(3)-3、0、1.5(4)-3.5和-0.5

2.在数轴上画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

4,-2.5,0,-4.5,

【盘点收获】

【课堂反馈】

1.课本P18-19练一练1、2、3

2.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是;

3.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请回答:

(1)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

(2)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后的数是多少?这时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

(3)将C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后,这时点B所表示的数比点C表示的数大多少?

(4)移动A、B、C中的两个点,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法?

【迁移创新】

利用数轴回答:

(1)写出所有不大于4且大于-3的整数:;

(2)不小于-4的非正整数是;

(3)比-2大的数是;-3比-6大.

【课堂作业】

课本P19习题3、4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例2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堂练习

示出来.

2.说出下面数轴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五、作业

1.在下面数轴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2){-4,2.5,-1.5,3.5};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三要素应用

数形结合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非都是有理数比较有理数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

在理解并掌握数轴概念的基础之上,要会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要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数轴,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

关于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数轴的相关知识点

1、数轴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以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初步结合,数与表示数的图形(如数轴)相结合的思想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另外,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应重视对数轴的学习。

2、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

(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

3。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的写法,正确应写成“”。

五、数轴定义的理解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通用4篇)

https://m.stokuaidi.com/jiaoxueziyuan/334866.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范文(精选五篇)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锦集四篇

教学设计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设计【七篇】

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精选六篇

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雷电颂》教学反思6则范文(精选四篇)

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

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学设计锦集七篇

教学设计

小学思政课教学设计【七篇】

教学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一等奖_《花钟》教学设计【汇编四篇】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汇编4篇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