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篇1
时光上溯一百年,一群青年人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五四运动”的惊雷,让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要义,在古老的中国大地成燎原之势。沿着“少年中国说”和“敬告青年”的脉络,嘉兴南湖的红船上,13位平均年龄27岁的青年召开中共一大,他们给未来的自己抛出了一根绵延百年的红线。
这是最近这段时间重温《恰同学少年》,再次阅读《毛泽东传》等红色传记后的强烈感受。时至今日,出生于全面改革开放年代的90后新青年,已然站在三十而立的大门口。百年前的“吾族青年”,信誓旦旦“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百年后的新青年们,也到了心存高远、勇做时代弄潮儿的时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建行70周年之际,在红色经典的熏陶中,三十而立,既是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亦是静待出鞘的干将莫邪。跳出“舒适圈”的新时代,同样需要忠诚不渝的信仰和披荆斩棘的勇气。
一、只要主义真,理想永不灭
理想和信仰是《恰同学少年》的第一主题,在那个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非常年代,无数的中华热血青年,为寻求救国救亡的道路,背井离乡、出生入死,追寻革命的真理。主角们个个都有极高的理想和信仰,保持着高昂的爱国热情,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执着地追求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民主自由,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潮流。
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在当前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的现实社会里,很多人信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遵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求“功名利禄,纸醉金迷”,出现了富豪挥金如土、贪官囤金如山、小儿不知何为幸福的怪象。但要知道的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在黑暗中探索、在酷刑下煎熬、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是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真理和奋斗,依靠坚定的信念和无悔追求所夺得的。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列宁的教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也正如2016年7月1日,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二、修己之身,志存高远
《恰同学少年》中,板仓先生杨昌济给毛泽东等人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修身》,他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约束,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你们会问,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两个字: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毛泽东也将先生的教导付诸实践,他习惯瓢泼大雨中奔跑、寒冷的冬天里游泳,正是为了打造自己坚韧的意志。不同于别人对古文、数学等学科索然无味的学习态度,在毛泽东看来这是通向成功不可或缺的步骤,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
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我认为,修身可以从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包括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多多参加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的活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自身从事的会计管理工作而言,一方面应当虚心学习会计制度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和素质。在目前工作经验尚未非常丰富的阶段,熟悉了解各项业务内容,做到胸有成竹,让自己在适应岗位变化、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有所创新、有所进取、有的放矢,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组织、统筹及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会计工作经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且需要在高强度的节奏中进行有效的运转。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进度,实现成果最大化。
三、直面挑战与挫折,修炼坚毅品德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时,毛泽东崇敬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们没有时间听一个讲南方方言的图书管理员要说些什么,但这并没有妨碍毛泽东发奋学习的热情,也没有影响他对众多领军人物们的崇敬之情。他到喧闹的大街上看书,洗冷水浴,钢铁般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将其区别于一般凡夫俗子。在文家市,他提出“党指挥枪”的伟大构想,而当时在白色恐怖阴影下的共产党人没有人能看到军事斗争的出路,秋收起义的残部也大多疲惫绝望。即使在中央苏区,毛泽东的权力完全被架空的时候,他还像新手一样热情十足地展开调查研究,写出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文章。不论被打倒多少次,不论受到多少挫折、冷遇和不解,他始终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好的一切,始终不曾因为境遇的艰难停止过学习。
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我愈加感受到万事开头难,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有没有遇到困难继续往下走的勇气。2018年12月,我参与总行派驻纪检组组织开展的对人民银行系统6家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全面从严治党检查,在专班工作初期,由于对纪检领域知识储备较为薄弱、短时间内对检查重点和问题的认识理解不够,工作进展缓慢。但之后通过向组内领导同事请教,对不懂的方面认真钻研吃透,及时查阅材料,加班加点、克服困难,发挥会计财务专业优势,圆满地完成了所有现场及非现场检查工作,分别形成了45页精简版和147页全面版的文字报告,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鼓励表扬。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不花时间锻炼出强健的翅膀,雄鹰将以何翱翔于天地?不花精力将一块块砖层层垒起,人类将以何拥有广阔的视域?”的精髓。
“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百年前的青春礼赞,言犹在耳,过去的90后星光太过璀璨,以至于新一代90后难以逾越。但其实,新青年们在红色经典的传诵中早已接过红线的另一头,为百年承诺写下了新时代的注脚: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志修身,不畏艰难;勤勉尽责、积极进取,践行青年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篇2
近期在工作之余潜心诵读了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里面的一字一句,无不展现出了革命英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读罢禁不住泪流满面。
红色家书显示了革命先烈们的忠肝义胆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抗战英雄高捷成在《致叔父书》里写到:“在这六年中东西奔波,南北追逐,历尽一切千辛万苦,雪山草地,万里长征,在所不辞!无非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志向所趋,海浪风波在所难阻!”“这是从戎的决心,这是救国抗战为国牺牲坚决的立志!救国才能顾家,国亡家安在!”这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指引。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红色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三农”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着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红色家书体现了革命先烈们殒身不恤、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革命烈士左权在他的家书中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抒发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的远大抱负。
作为基层党委书记,我要以革命先烈们为榜样和旗帜,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在发展镇域经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双创双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上,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展现当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担当,确保党的xx大精神在浮梁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红色家书彰显了中华儿女们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革命烈士赵一曼在英勇就义之前,她给嗷嗷待哺的三岁儿子留下如下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殷殷嘱托,字字锥心,句句刻骨。即使眼前面对的是敌人冰冷的枪口,纵然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与这个世界的诀别,也只想着把革命的信念坚定不移的传递下去,彰显出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镜头转向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他们的高尚情怀和对革命至死不渝的信仰,发扬传承革命战争年代的坚定信念和精气神,在工作中以担当实干为要,,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以一个共产党人该有的担当和责任,为把浮梁建成“对话世界的后花园”贡献力量。
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篇3
怀着—股澎湃的心情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个字,似乎是由火热的血所凝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地艳,更加红了。在那上方,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亲切和蔼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我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此时的雪似乎已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我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应对自我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我心爱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我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邓小平也说过:“必须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我的前途自我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没有理想,莱特兄弟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若没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若没有理想,又哪来中国几千年的悠远文化;若没有理想,中国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夺回自我的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时为了它,历经几多沧桑几多岁月。中国的2008申奥,世界梦想和平,祈求人性的完美,“众里寻她千百度”,圆了与未圆,又有什么区别,总有下一代继续追寻。
读《林海雪原》经常会感觉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群众”。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群众,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我的生命融为—体了,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群众”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群众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群众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永生。生与死,千百年来有人歌颂有人笑,更有人长叹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有人死得气壮山河,那种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那种人,为求一丝生机拼命乞怜,却终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该来的时候会来,该去的时候会去,无愧于自我的生命,更无愧于自我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想法或一个将来的结果。关天培身上的刀疤,黄继光胸膛的枪洞,都一次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不仅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尽管有时,乌云阻挡了阳光,但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流依旧,白鸽挂着风铃远翔,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闪烁。世界的循环不停,美不停。
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篇4
2018年3月,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红色家书》一书,并发出号召: 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 。这既是刘奇的“初心情怀”,更展现了一种“使命”担当。翻开《红色家书》,字里行间,无一不透着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实的挚爱亲情,炙热的爱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记在脑中,融进血脉,从一封封的家书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信仰之路。
品读红色家书,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读红色家书,就是要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大的德、最根本的党性要求和终生必修课。“铡刀下,节不变......”革命先烈刘绍南就义前高唱在狱中写下的《壮烈歌》慷慨就义,这份用热血和生命坚守的革命理想与忠诚!坚守革命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是我们共产党人镌刻于心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年轻的干部,更加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品读红色家书,做担当实干的先行者。每一篇红色家书都饱含着革命先烈执着奉献的伟大革命精神。在艰苦卓绝的岁月,每一个选择为中国争自由、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共产党员,每分每秒都是在和生命赛跑。烈士裘古怀在被捕入狱后的一年零七个月中,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夜以继日的为党工作,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份对理想舍生忘死的奉献和执着,无悔无怨,触动灵魂!面对党的十九大新部署,面对着新时代基层工作的新要求,我们重任在肩,我们必须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执着奉献、实干担当。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把镜头聚焦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中心工作和复杂环境中,以爬坡过坎的压力感,以奋勇向前的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党和群众喜爱的“精品”,干出一流业绩。
品读红色家书,做一身正气的模范者。花以芳香而美,干部以清廉而贵。我们要把“纯粹”“阳光”“规矩”放在案头、记在心间,树立过硬廉洁作风,始终保持“源头活水”的纯净。红军的高级干部__,被捕时身上只有一块怀表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这种一生质朴纯粹、一身清廉洁白的浩然正气,无私无欲,触动灵魂!在生活中,要常常清清朋友圈,多交一些农民之友、人才之友、交心之友;在工作上,要常常把工作置于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抹去“神秘之色”;在平常时,要常常以“畏己知”之心审视自我,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让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基层干部优良形象伴随始终。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品读红色家书,感受催人奋进的力量,感悟革命信仰的传承。我们一定”高举旗帜,紧跟党走”,为建设四个上高,实现留个美丽作出自己的贡献!
https://m.stokuaidi.com/xindetihui/30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