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讲话读后感【3篇】

2024-06-18   来源: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讲话读后感【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讲话读后感1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为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提供了科学指南。 

“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在于他兼收并蓄、批判继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过去,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今天,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愈发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展现着越来越强大的真理力量。

感悟马克思主义,就要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正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完全正确,仍然是科学真理。这是我们对共产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和理论基础。

感悟马克思主义,就要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为人类求解放。正因为植根人民之中,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才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感悟马克思主义,就要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的开放性和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就一定能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让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讲话读后感2

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定不移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对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事业建设之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中华民族强了起来,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希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过:“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进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基层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朝着美好生活奋力前进为社会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讲话读后感3

实事求是的意义是我们办一切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规律出发.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事例主观偏见和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

关系:①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也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实质: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三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搞好,不断有所作为,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

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增写进党章总纲,明确党的建设的第二项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以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与此相适应,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人类实践的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地发展、上升和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正是由于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规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才使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也只有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的党和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品质,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品质,是贯串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葆指导思想的生机活力、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还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要永葆其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使自己的指导思想、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与不断变化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理论,开辟新境界.在这里,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基础.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我们既要不丢掉“老祖宗”,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讲新话,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如果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谈不上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使全党思想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高度的统一.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团结全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前提条件.我们干的是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对于别国的经验,我们又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在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讲话读后感【3篇】

https://m.stokuaidi.com/xindetihui/348670.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苏东坡传第15章读后感范文汇总六篇

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篇章读后感范文(精选四篇)

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

读后感

西游记第24章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

成为开拓者的读后感心得(合集5篇)

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00字【汇编六篇】

读后感

小学生党史国史读后感300字精选五篇

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800字(通用6篇)

读后感

传承优良好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