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断狄仁杰 第四部】神断狄仁杰 观后感、评论

2012-06-14   来源:读后感
内容提要:《神探狄仁杰》改名了,叫《神断狄仁杰》。爱思范文14http://fanwen.is97.com“断”比“探”好,更好的是“神”。又是老人政治,只有狄仁杰有头脑,其他的只是喊百姓“让开”的官员。狄死了怎么办?杀人剔骨,实在太血腥,儿童不宜。他的袖子藏很多现场的线索如泥土布条,一定很脏吧。吉利可汗这次的造型不敢恭维,像小丫鬟似的。

1、《神探狄仁杰》改名了,叫《神断狄仁杰》。“断”比“探”好,更好的是“神”。钱雁秋与制片人分手后,后者去年搞了部《狄仁杰前传》,狄迷们火眼金星,不认账。尽管狄仁杰的口头禅每个人都会背,李元芳还是打不死的小强,曾泰还是应声虫,如燕如期回归,导演+编剧的钱雁秋再次扮演了一个猥琐角色,大家还是期待,新的案情,新的叙述。

2、大阴谋里的小阴谋往往最先暴露。《银车案》是一个前奏,这一次,钱雁秋安排极为颇有谋略的对手。也对,连观众都会从切换的眼神、剧情找内奸,找坏蛋,连续剧拍长了,最可怕的对手不是终极boss,而是那些挑剔的观众以及八卦记者。不是就有个八卦记者不服,从化学角度分析滚烫的银水会把木头融化,以为抓到了个bug。这个不算新鲜,早就有人说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飞檐走壁是不存在的,轻功?那是伪科学。怎么没人发问,怎么可能在瞬间把人剔成白骨?远的不说庖丁解牛了,近的翻翻《新龙门客栈》,如何?

3、称呼多。狄仁杰老了,才升格为国老?否。“国老”是一个比“阁老”更悠久的概念。“国老”在周代就存在,那时候,是退休的卿大夫之类,后来变成了国之重臣。“阁老”虽然缘起唐代,但当时称呼“阁老”的人,级别还用不着到宰相这个级别,中书舍人就够了。中书舍人不过是正五品级别,相当于宰相的秘书。真正赋予“阁老”浓郁色彩的是明代内阁制,对狄仁杰称呼的变化,表明编剧的好学。其他称呼就不多说,五娘叫狄仁杰“先生”,李元芳叫“大人”,如燕叫“叔父”,曾泰叫“恩师”,朝中人叫“国老”,最有意思的是武则天的叫法,直呼“怀英”,眼角下是“老狐狸”以及“老家伙”,亲切、亲密、亲热,说不出的爱恨交织,够然,才上演了“海捕狄仁杰”的一幕,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这个人有多么可怕。当然,乡野草民不知道宰相是多大的官,直接称呼其为“老神仙”,可乐的是,狄仁杰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很显然,他很受用。

又是老人政治,只有狄仁杰有头脑,其他的只是喊百姓“让开”的官员。狄死了怎么办?杀人剔骨,实在太血腥,儿童不宜。

他的袖子藏很多现场的线索如泥土布条,一定很脏吧。

吉利可汗这次的造型不敢恭维,像小丫鬟似的。

狄仁杰可以判案出谁偷了小桂子的钱,感动了鞭打她的老板,使他愿意把钱送给她,还把工资由两文涨到五文,你信吗?

大故事不好看,倒是小故事不错。

剧情竟然让五娘爱上可以当她爹的狄仁杰,真是无语。

五娘还表白“您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

狄老说“我还是希望你,不要说出来。”

五娘说“我会尽力控制”

狄老说“好”

五娘又说“只有跟你们在一起,我才能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狄老说“我家里有三个夫人,你愿意做四姑娘吗?”

月氏国内乱,王妃说“我也是骑虎难下,欲罢不能”

第一个故事实在是拖沓,捞钱的。第二个故事保持了以前的水准,易容很精湛。公主简直是欠打,除了推荐一点点情节外,几乎就是花瓶。

【神断狄仁杰 第四部】神断狄仁杰 观后感、评论

https://m.stokuaidi.com/xindetihui/7567.html

分享

热门关注

苏东坡传第15章读后感范文汇总六篇

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篇章读后感范文(精选四篇)

读后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800字精选三篇

读后感

西游记第24章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

成为开拓者的读后感心得(合集5篇)

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00字【汇编六篇】

读后感

小学生党史国史读后感300字精选五篇

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800字(通用6篇)

读后感

传承优良好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