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
来源: 求是理论网 作者: 胡昌福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因此,一切要以群众满意为判断标准。
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基层的发展、一线的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央出台的好政策、好措施,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存在着执行政策走样或贯彻执行打折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针对当前发展形势,严格按照政策落实各项规定。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征询人民群众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要求和意愿,认真梳理出反映最强烈、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以深厚的感情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实了解民生需求,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打牢基层党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职责。党中央提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在于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促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能够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工作职责决定了它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群众愿望和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宣传解释党的主张和决定,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它建设成为人民充分信任的、能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坚强堡垒。
三要立足为群众服务。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离开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搞活动,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沦为形式主义,党员干部不会赞成,群众也不会响应,活动也就没有生命力。要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投身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实践,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多干群众欢迎的事。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四要真正让群众满意。实践证明,干部沉下去,群众满意度才会升上来。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党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无论是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还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关决策,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只要群众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的,就坚决不做、不出、不行。
爱是维系党组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感情纽带,没有对人民群众真挚的爱,就不会产生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情。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第一位,真实了解群众愿望、把握群众诉求,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解民难、排民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态度和工作效率,主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把改善民生的工作做扎实,让老百姓满意,才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市政管理局)
https://m.stokuaidi.com/xindetihui/7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