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例 句: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食辨劳薪shí biàn láo xīn
成语解释:形容见识卓越。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不辨真伪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语解释: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烈火辨日liè huǒ biàn rì
成语解释: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成语出处:守朝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风知草。”
鉴貌辨色jiàn mào biàn sè
成语解释: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和尚见古人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曰:‘情知汝不肯。’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
例 句:朱世远终是男子之辈,鉴貌辨色,已知女儿的心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莫辨楮叶mò biàn chǔ yè
成语解释: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见貌辨色jiàn mào biàn sè
成语解释: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和尚见古人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曰:‘情知汝不肯。’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
例 句:朱世远终是男子之辈,见貌辨色,已知女儿的心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真伪莫辨zhēn wěi mò biàn
成语解释: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例 句:上午,空六来谈;全谈些报纸上所载的事,真伪莫辨。(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离经辨志lí jīng biàn zhì
成语解释: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明辨是非míng b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驾行之。”
https://m.stokuaidi.com/xindetihui/8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