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时聪明颖悟,长大后有正直的气节,读书读史,懂得成功失败的重要原则。大德四年,担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个叫刘帅的,强横地夺取百姓的田产,官吏不敢判决,行省征召天璋前往审理这件事,刘帅服罪,田产最终又归还了百姓。尚书省成立,升任为刑部郎中。恰值盗贼横行,当时人们议论要让犯人家属都穿青色衣巾,以与其他百姓相区别。天璋说:“囚徒满路,是秦的弊端,这还值得效法吗?”大家醒悟过来,就打消了这种想法。有人告发诸侯王阴谋造反,皇上派遣天璋审讯这个案子,很优厚地赏赐了他。仁宗皇帝召天璋进宫见驾,当时兴圣太后在座,皇帝指着他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左右大臣们说:“天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冤情。皇庆初年,天璋担任归德知府,鼓励农耕,兴办学校,修建河渠,河患于是消除。改任为饶州路总管。天璋到了以后,听凭百姓自行生产,万事不搅扰百姓,百姓大悦,所辖范围内政治清明。当时省里的官员主管田地的事情,作威作福,任性胡为,郡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企盼免受罪责,只有饶州没有贿赂。省臣十分憎恨天璋,将要用严刑竣法来治裁他,却找不到他的罪过。县里报告发生了饥荒,天璋立即打开粮仓进行赈济,同僚们认为不可以,天璋说:“百姓像这样饥饿,如果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就要饿死。没有申请的责任,我单独承担,不会连累你们。”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他在事情到来之时就是这样无所顾虑。天历二年,蜀兵发动叛乱,荆楚地区大为震动,天璋又被任命为山南廉访使。人们认为他老了,一定不会前往。天璋说:“国家正举步维艰,我八十岁了,常怕死不得其所,又哪里敢躲避灾难呢?”就出发了。到达之后,严肃风纪,澄清吏治,州郡变得整饬不乱。恰值皇上下诏让三品官讨论时政得失,他就上书列出了二十件事,共万余言,起名为《中兴济治策》,都说中了当时的弊端。回到汴地以后,他把自己的俸禄施舍给亲戚同乡,家里没有剩什么积蓄。天璋对此十分泰然。至顺二年去世。卜算子·咏梅_《卜天璋》阅读答案附译文
https://m.stokuaidi.com/xindetihui/90852.html